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9章 苦樂不均,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導致目力不佳,看不清兩百步外的將臺,可是別人看得清啊,望樓上的射手就可以,他居然沒有讓射手幫忙,實在是百密一疏。
袁譚叫來一個親衛,讓他去輜重營找幾個經驗豐富而又目力好的匠師,趕去前線的望樓,仔細觀察,揣摩朱然防禦巨弩射擊的辦法,然後進行仿製,保護己方的樓車。半天時間損失樓車三十三架,超過了製造的速度,絕非長久之計。
看著袁譚安排人,沮授也反應過來了,有些窘迫。袁譚安慰他道:“公與,智者千慮,終有一失,不足為奇。我們圍攻高唐,本來就有以戰代練的目標,學習對方的軍械製造也是練,只不過練的是工匠。欲速則不達,我寧願在高唐耗費一些時間,也要多學一點東西,就算此戰不勝,將來退守冀州也能用得上。”
沮授深表贊同。“使君所言甚是。江東軍軍械水平很高,我們雖不能及,卻可以奮起直追,哪怕是邯鄲學步,也比不學的強,況且有例可循,學起來總是要快一些。”沮授頓了頓,又道:“使君可還記得,孫策戰於襄陽時,最先做的事是什麼?”
“什麼?”袁譚不知道沮授想說什麼,但是他看沮授的神情應該是領悟到了什麼,不敢大意,連忙湊了過來,仔細聆聽。
“孫策初戰襄陽,奪蔡家產業,可是蔡家卻沒有與他反目成仇,是因為他將軍械製造交付給了蔡家。那些打造軍械的技藝是他自己傳授給蔡家的,還是蔡家工匠原本就知道的?”
沮授一邊說一邊想,這些訊息都是後來慢慢收集起來的,不成系統,他以前也沒有著意梳理,突然之間有了感悟,彷彿捕捉到了一點靈光,卻還需要時間來匯聚成線索。袁譚也愣住了,他仔細搜尋了一下記憶,發現一個問題。孫策重視工商,軍械水平天下第一,但這些都是黃家父女的功勞。黃家與蔡家是姻親,戰襄陽時,黃家父女似乎還沒有投入孫策麾下。
袁譚立刻讓人去請郭圖。郭圖負責情報收集,他那兒的資訊最全。
時間不長,郭圖趕來了,還帶著一卷文書。他將文書攤在袁譚面前,翻到其中一頁,指著上面的文字說道:“不管是什麼原因,就我們瞭解的資訊來看,孫策本人對百工技藝並不熟悉,但他會用人,尤其會激勵人。戰襄陽時,他曾重賞蔡家工匠,舉行比賽,從中挑出技術最精湛的工匠,又將他們的技術匯總起來,去蕪存精,這才打造出更加堅固的甲冑和更加鋒利的兵器,就連著名的金絲錦甲都是由此而來。”
袁譚和沮授互相看了一眼,撫掌而笑。沮授隨即又搖了搖頭。“臣愚鈍,孫策幾年前就已經做過的事,臣卻一直沒有留心,直到現在才有所領悟,相去何止千里。”
郭圖老臉通紅,無地自容。他負責收集情報,卻沒有真正消化情報,連這麼重要的線索都漏掉了,反倒是沮授最先發現。他還有些後悔,如果早點學孫策重賞工匠,雙方的軍械水平不至於相差這麼遠,或許袁紹也不會有官渡之敗。袁紹攻浚儀不下,不就是吃了軍械的虧麼。
袁譚看在眼裡,連忙安慰。“公與,亡羊補牢猶未晚。如今軍中工匠數以萬計,如果能將其中的能工巧匠集結起來,建幾個木學堂綽綽有餘。如果能從中找到一兩個黃承彥,那就最好了。”
沮授一聲嘆息。能工巧匠也許可以找到,黃承彥就別想了。他在冀州多年,從來沒聽過精通機械百工之學的名士。不過他還是建議袁譚傳書田豐,讓他尋找有志於此的讀書人。從各種跡象來看,孫策建木學堂能夠成功的關鍵是識文斷字,能夠通曉古籍的讀書人,而不僅僅是工匠。
袁譚隨即與沮授、郭圖商議,效仿孫策故技,用重賞的辦法激勵工匠,解決朱然防禦十石弩的辦法。
命令傳出,反響果然強烈,原本輜重營的工匠都不肯去前線檢視城中將臺上的設施,聽說有重賞,頓時來了精神,不少年輕力壯,目力好,技術也不錯的工匠主動請纓,冒險登上樓車。
半天時間後,匯總數十名工匠的觀察結果,沮授基本搞清了其中的原理,繪出了草圖。看著草圖,沮授一聲長嘆,感慨不已。
“大道至簡,柔弱勝剛強,沒想到百工之中有真意。我等真是有眼如盲,買櫝還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