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7章 攪局,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嘉說,軍中有人信浮屠的事他早就聽到報告了,但他認為個人信仰什麼,不宜過於嚴格,更不能寄希望於強制『性』的措施來禁止,只能加以引導。人的身體可以禁錮,心裡想什麼,任何人都無法強制。
“照你這麼說,我們只能聽之任之?”
郭嘉搖搖頭,在孫策對面坐下,拿起還沒吃完的糕點,先往嘴裡扔了一塊,連連點頭。“不錯,不錯,這是袁夫人的手藝,其他人做的總之差點味道。”見孫策神情鬱悶,他笑了笑。“將軍,我問你一個問題,都說秦用法家治國,二世而亡,其實我們都知道,漢承秦制,用的還是法家,只不過開始多了一個黃老的皮,後來黃老不適用了,又換成儒家。秦時,儒家是反對帝制的,後來到了孝武帝時,儒家獨尊,卻沒提去帝制,為什麼?”
孫策笑了一聲:“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如果儒家不承認帝制,別說獨尊,連能不能存在都不好說。”
“存在還是能存在的,墨家、道家都不贊成帝制,不是一樣存在,只不過士人無法因此入仕,墨道也就無法成為顯學,與儒家不可同日而語矣。試問如果不是朝廷立五經博士,博士弟子可以為郎,只是一味提倡儒學,儒學就能獨尊嗎?”
孫策抱著手臂靠在亭柱上,若有所思,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自己有些過敏了,忽視了官府在社會風氣中的引導作用。後世佛教造成諸多人力、物力的浪費,固然和佛教的一些特點有關,但關鍵還在於皇帝和權貴的推動,將這些問題放大了。皇帝崇佛,上行下效,權貴們隨之響應,才會有大量的社會財富被用於佛教、造像這些華而不實的工程。只要官府保持清楚,佛教根本不會有這麼大的破壞作用。
佛教傳入中原,什麼時候真正被消滅過?但歷史還是有治世,有『亂』世。所以這根本不是佛教的原因,至少主要不是,而是社會上層階級的風氣所致。漢代佛教不彰,卻有一個類似的弊端:厚葬。因為儒家尚孝道,視死如生,從上到下都有厚葬的風氣,天子即位便營造陵寢,百姓雖然沒有資格建陵,卻也儘可能的大肆『操』辦喪事,以至於傾家『蕩』產。
孫策有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將陣亡將士的遺骸送回原籍安葬,這是一項非常大的開支。初步估計,為了運送這些遺骸,他至少要花費兩千萬,陣亡將士的家屬還要購置陪葬品,又要花掉不少錢,官私合計,總費用至少五千萬。
被沉重的經濟負擔影響,薄葬之風已經漸漸抬頭,儒家禮制受到抨擊並瓦解,經濟壓力是關鍵。
“那幾個浮屠道人來浚儀,很可能是為了見你。沒有你的支援,再多的人信也沒用。至於軍中……”郭嘉伸了個懶腰。“按照軍令處置就是了,訓練不合格的,不肯吃牛肉的,不肯向上官行禮的,一律按規定處罰。不過,我還有一個更好的設想。將軍,你想不想聽聽?”
孫策瞥了一眼郭嘉,笑道:“看你這一臉的不懷好意,估計是大招。”
“哈哈,大招談不上,只不過看看他們的信仰究竟有多堅定罷了。我打算把這些信浮屠的將士集中起來,單列一營,他們平時可以按浮屠的規矩修行,不吃肉也行,過午不食也行,不向上官行禮也行,但作戰時充作敢死士,配備最簡單的武器,讓他們衝陣,給他們一個奮戰而死,追求來生的機會。”
“噗!”孫策沒忍住,差點嗆住。
“將軍,你估計這命令一下,還有幾個人願意信仰浮屠?”
“你這辦法好,可以試試。不過不要著急,孔明去和那幾個浮屠道人接觸了,看看他們除了傳道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企圖。”
“你擔心他們是細作?”
孫策點點頭,把自己的擔心告訴郭嘉。郭嘉也有些意外。“這麼說,浮屠教義裡沒有義戰這種說法?”
“應該沒有,孔明也說沒見過。不過也難說,他只是讀過《四十二章經》,這畢竟只是浮屠入門教義,是不是別的經籍裡有,他也不清楚,我也不清楚。”
郭嘉想了想。“那我給魯子敬發個訊息,讓他安排人查一查,看看這白馬寺有什麼古怪之處。隱士道人是罪犯最常用的身份,洛陽既然被我們控制,白馬寺也不能例外。還有一件事,將軍,河南尹怎麼處理?”
孫策有點撓頭。河南尹周異是周瑜的父親,處理不好,會引起不必要的嫌隙。
“你有什麼主意?”
“請朝廷給他升升官,調到長安做個九卿什麼的。”
孫策笑了。“就這麼辦。楊彪正在路上,等他來談,我們把這個條件加進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