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6章 浮屠與儒,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湖,樓船緩緩靠在碼頭上。
跳板放下,楊彪、黃琬提著衣襬,拾級而上,上了船,來到孫策面前,躬身施禮。面對這兩位前輩,孫策不敢託大,起身還禮,以示禮敬。
見禮完畢,荀彧等人上前見禮。黃琬上下打量了荀彧兩眼,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你這王佐之才真是不錯,先將天子佐成了秦王,又將秦王佐成了布衣。”
荀彧早有心理準備,倒是不急不躁,拱手以謝。“黃公教訓得是,彧愧對先帝。”
劉曄卻有些按捺不住。天子戰敗,他是主要責任者,黃琬這句話至少有半句是在指責他。他嗆聲道:“黃公珠玉在前,我等後生豈敢專美。”
黃琬盯著劉曄看了好一會兒,轉頭問荀彧。“文若,此人是誰?”
荀彧苦笑。黃琬自然是見過劉曄的,此時故意這麼說,只是為了表示對劉曄的無視罷了。他剛要打個圓場,劉曄又道:“黃公貴人多忘事,記不得我,我卻不敢忘了黃公。落鳧山戰紀我可是拜讀了好幾遍呢,有機會還要請黃公指教。”
說起落鳧山之戰,黃琬頓時火冒三丈,老臉漲得通紅,一擼袖子,上前就要與劉曄理論。孫策見狀,連忙攔住,喝令劉曄向黃琬致歉。劉曄雖然不願,卻也不敢固執,很勉強地向黃琬道歉,然後退到一旁。黃琬雖然火大,卻也不好當著孫策的面和一個後生過不去,只好暫時放過。
荀彧上前打岔。“楊公,黃公,彧奉大王之命,為新政立綱紀,諸事草創,還請要二公多多襄助。”
楊彪撫須而笑。“公琰,有文若主事,你我可以輕閒一些了。”又對孫策說道:“多謝大王體諒,召集了這麼多年輕俊傑。我有種預感,這次學術整頓一定會比石渠、白虎兩次會議更有成效。”
孫策含笑拱手。“果真如此,二公的籌備之功必將載於史冊。沒有二位披荊斬棘,開拓出一條新路,如何能有今日之設想、將來之成就。飲水思源,二公之功不可忘。”
黃琬心情大好,不再理會劉曄,與楊彪一左一右,與孫策並肩下了樓船,沿著長長的棧道,向湖心山走去。一路走,黃琬一路解說最近的情況。隨著海商發達,吳郡屯田大見成效,有錢有糧,生活安定,四方人士蜂擁而來,既有治儒學五經的,也有治諸子百家的,還有治浮屠道、太平道、天師道的,各種學術都有,歧義相見,爭訟不休,吳郡郡學堂人滿為患,已經影響正常教學,陸康不得不籌資擴建。如果不是大雷山、小雷山是禁地,有水師看守,閒雜人等不得入內,連他們都無法清靜。
孫策已經聽陸遜說過此事,倒也不意外,隨即問起楊彪、黃琬對浮屠道的印象。
對於太平道和天師道,楊黃二人並不陌生,評價也不高。在他們看來,《太平經》就是一部拼湊起來的東西,根本不配稱為經。天師道雖說以《老子》為宗,實際上和太平道差不多,都是以混雜儒道,參以巫術,適足以欺騙愚夫愚婦,不足以論。至於浮屠道,比太平道、天師道略強一些,但也強不到哪兒去。從他們看到的幾部道經來看,也沒什麼高深的東西,境界不出老莊之上。
孫策靜靜地聽著,沒說什麼。對待佛經,他的意見和楊黃二人不太一致。就宗教而論,佛道各有千秋,佛教雖說開口空,閉口無,實則積極入世,反不如道門身心合一。就思想體系而言,佛學更勝一籌,至少這時候的太平道、天師道巫術的氣息還很濃,沒有真正的思想體系。
只是嚴浮調佈道的熱情比水平高,不足以代表真正的佛學罷了。
“二公對嚴浮調印象如何?”
楊彪地溫和笑道:“有些小聰明,只是志向太大,一心傳道,花了太多心思在交遊上,到吳郡這幾年,日夜奔走於富貴之門,怕是沒什麼時間靜下心來求學問道。依我看,他對浮屠道的理解還不如蔡大家的幾篇文字來得透徹。”
“我倒是覺得這浮屠教不能掉以輕心。”黃琬捻著須尖,沉吟道:“大王記得笮融此人否?”
“有印象。”
“這笮融何嘗有什麼學問?只不過閒來讀了幾句浮屠經,卻蠱惑了那麼多百姓,在廣陵、下邳一帶鬧出那麼大動靜。為何?以其擅蠱惑人心耳。來世縹緲,無以知真偽,百姓苦難,今生無望,固然寄希望於來世。富貴之家,亦望永保富貴,來世更比這世強,是以無論貧富,皆入其彀中。貧者固傾其所有,富者亦不吝捐贈,這浮屠經倒成了無本萬利的商品了。”
孫策有些吃驚。“有人捐贈家資,供養僧侶了?”
黃琬探頭瞅了一眼孫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