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律香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呂布的建議,帶著紅樓闖三國,北魏律香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中央遷都的決策,這個時候,也不太正確。
政權剛穩,就大興賦役,這怎麼行呢?
哪一個皇帝,天下動『亂』多年,剛坐穩皇位的時候,不是輕媱薄役,休養生息?
劉協這個時候反其道而行之,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而呂布這個時候,想挾制天下,效果也可想而知。
“陛下,袁紹,袁術,公孫瓚,這些人等,割據天下,對皇帝不聞不問,互相之間,擅自攻伐,絲毫沒將帝王放在眼裡。此著實無禮。”
“請陛下下旨,對他們申飭一番,令他們入朝覲見,表示對陛下的忠心。如此,方可壯天子的聲威,使天下,不敢對皇帝生出二心。”
呂布在朝堂之上,對皇帝獻言。
“不錯,陛下,袁紹公孫瓚人等,獨霸一方,擁兵自重,對皇帝殊無敬意。今若不削其兵權,令其入京,此其後,他們必將坐大,恐成又一董卓之徒,殊為可慮。”
國舅董承也是出班奏道。憂心忡忡。
韓融也是出列,對皇帝獻議道:“冀州,幽州二州,如今都是兵強馬壯,物產豐饒。反觀京中,餓殍遍地,死傷盈野,不若叫他二州,解押錢糧入京,以充國?,此也是外州以供中央之意。陛下宜早做定奪。”
他們幾個,都是國家重臣,此時獻計,也是為國家著想。憂國憂民。
劉協臨朝,聽聞了他們的進言,暗地裡思忖,這些話,彷彿也很有道理!
皇帝這裡沒米沒糧,每日都是苦哈哈的!他們下邊,倒是兵強馬壯,日子過得挺瀟灑。
沒事還打打仗,爭權奪利,哪個還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天下兵權土地,都是皇帝的,你們下邊的人爭來搶去,想幹什麼?
哪個國家,有允許下邊的人私自打仗的?你們以為這是又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了嗎?
豈有此理!
他此刻也覺得削弱天下各州的兵權財權,是刻不容緩的了。
“馮翊侯、太僕卿說得有理,朕即日就通傳天下,著天下各州刺史,入京覲見,以正國體。”
“諸卿以為如何?”
劉協是頻頻點頭,對呂布等人的進言,表示讚許。
同時又把他們的話題,拋給朝堂上的眾人討論。
現在名義上他是皇帝,但是手中權利,彷彿還不如各地軍閥,想想,這也挺不是滋味。
劉協現在很想領略一下手中權力的滋味。
“陛下所言甚是……”
“此事可酌情處理……”
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表示支援。
“陛下,此事,還需暫緩!”
秦真此時,不得不出面進言。
這些都什麼人啊,能不能正常點?
皇帝連宮裡的幾個太監都搞不定,還能去對付天下的諸侯?這有點開玩笑吧!
皇室的虛弱,現在在天下人的眼中,已經暴『露』無疑。你這個時候,還想去號令別人,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
“陛下,此事需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今天下動『亂』方平,京中虛弱,不若暫時放天下休養生息,陛下也趁機壯大自己的力量。待其後自身強大了,再徐徐著手,收拾天下,庶幾可以不激起各地的反感,免生事端。此為萬全之計!”
秦真的意思,是皇帝做事,這個時候,要緩和一點,不要那麼急躁直接。
太急躁直接了,讓天下諸侯,接受不了,反而會壞事。
呂布聽到秦真這麼說,他道:“鎮國公,皇帝現在已經克繼大統,而天下各路諸侯,卻是不聽天子號令,你認為這種情況,應該放任下去麼?”
秦真說道:“自然不該,但是此事應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三國時候,很多事情,很多時候,都是『操』之過急,所以最後才成了那樣。
如果凡事進行之前,都是仔細斟酌,穩紮穩打,三國,也未必會成三國。
諸侯不分裂,不各自為政,東漢,最後還可能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王朝。
秦真並不認為,皇帝此時急著申明自己的權利,對自己有利。
還是韜兵養晦,先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樣更實際。
呂布冷笑道:“皇帝若不急,這天下,很快就將不再是皇家的天下了。各地諸侯,作威作福,長此以往,他們羽翼更為豐滿,到那時,皇帝將如何收拾他們?不若趁此之時,他們羽翼未豐,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