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水下古墓展覽館,偽裝成隱士高人,清蟬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明?”
培風恍然大悟,果然這與明朝皇宮中流傳出的國寶有關。
要知道,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滅亡後延續的南方割據政權有三個,西晉之後的東晉、北宋之後的南宋以及明朝之後的南明。
其中東晉和南宋都享國祚超過百年,被視為中華正統所在,但南明卻僅僅只存在了十八年,算上鄭成功也才四十多年,而且並不被視為華夏正統。
南明是明朝京師順天府失陷後,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起的若干政權,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後即皇帝位,改元弘光,歷經四帝一監國。
自從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佔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殉國,崇禎帝並沒有指定繼承人。
再加上清軍強勢入關揮鞭中原,由於清朝入關之初宣稱“天下取自於賊,而非明”。立足未穩之時便著急詔修《明史》,目的顯而易見。
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認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稱呼上加“偽”加以區別“前明”,稱呼加“偽”是對南明朝廷的蔑稱。
其實,從外部來說,南明所面對的滿人清國的強大非東晉、南宋所面對的“五胡”和金國能相提並論的。
內部來看,南明政權自身也算是內亂紛爭。而南明第一個皇帝朱由崧卻是在群臣的鉤心鬥角中勉強登上皇位的。
朱由崧原是福王,封地在河南洛陽,為躲避李自成軍而逃到江南。但是,在當時的江南,東林黨人的勢力頗盛。
東林黨人擔心朱由崧登極後對自己不利,因而極力反對擁立福王。而當時居於舉足輕重地位的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優柔寡斷,依違其間……
總而言之,南明政權先天發育不足,但是從這次出土的崇禎玉鉤來看,這算是另類的傳位繼承信物了,相當於傳國玉璽。
“明史書記載,崇禎十六年(1643年),朱由崧襲封福王。崇禎帝親手拿起了宮中的玉帶,派遣內侍去送給他。畢竟朱由崧與崇禎皇帝血統最近,朱由崧的祖母正是萬曆朝時備受明神宗朱翊鈞寵愛的鄭貴妃……”
張立旺教授感慨一番,隨後投入到出土寶物的整理之中。
“就是這《十美圖》出現的有些突兀,雖然也是國寶,但檔次和底蘊比起宣德爐和成化鬥彩雞缸杯厚重稍薄啊……”
培風望著《十美圖》有些嘀咕,張立旺聽到了回頭微笑,對培風這個最先發現的水下古墓之人很是感激。
“正因為《十美圖》密封在這壁龕之中,我才斷定是南明福王朱由崧的假冢,或者說是南明藏寶地。歷史上的南明三大疑案就是由朱由崧一手締造,他的威望差不能負重,尤其是無比好色,和他的爺爺萬曆皇帝一樣變態,以奸虐童為樂,純粹是一個變態的色情狂魔,駭人聽聞。
南明政權成立後,他派太監到處收羅美女以充宮掖,鬧得蘇杭一帶雞飛狗跳,嚇得有女兒的人家趕緊把女兒一嫁了事,使得民間嫁娶一空。直到滅國前兩個月,他還忙於計較後宮妃嬪的數量之少。”
培風愣神,還真不清楚朱由崧的事蹟,現在仔細想想南明福王稱帝南京,未能有效抵抗清軍,乃至內亂不斷,所集財寶作為政權復辟的底蘊肯定會隱藏起來。
這水下墓穴位居太湖畔,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藏寶地。外面空的墓室說不定原先都堆滿了財寶,後來被轉移走了,可能是被發現敵蹤匆忙逃難,忘記把壁龕中的寶物取走……
培風看考古人員都在張立旺教授的指揮下安靜地整理出土寶物,他興趣來了,湊到攤開的《十美圖》面前想看熱鬧,小心翼翼地伸手撫摸想感受一番古蹟真品。
眾考古隊員都沒有阻攔培風,畢竟他是此處水下古墓的首次發現者,對他投桃報李。
只是培風突然聽到突然腦海中系統的機械提示音陡然傳來,差點沒被嚇死。
“滴答,系統檢測到宿主接觸到隱士高人歷史殘存的文化氣息,自動汲取,可增加宿主魅力,用於後期穿越時空重新整理隱士高人滿意度。系統酌情獎勵隱士點一萬,以資鼓勵。”
咦,竟還有意外收穫!
培風忽地感覺一股溫熱氣息從手下的《十美圖》中傳來,快速從掌心向上,直接鑽入腦海,氣息稍縱即逝,他想甩都甩不掉。
難道現世古董之類的都有這功效?
培風興致來了,又開始把玩宣德爐和成化鬥彩雞杯缸,可惜,系統並沒有絲毫提示。
看來,問題還是出自這《十美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