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七月下旬,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前隊為後隊、以後隊對前隊,反過來偷襲邯鄲軍。
為了保險起見,趙豹麾下的邯鄲軍,與信衛軍抱持了一定距離,以防備突發情況。
在見到這一幕後,蒙仲與樂毅私底下亦商談了一番。
傻子都看得出來,趙豹對他信衛軍保持警惕,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趙豹、肥義等人亦察覺到危機,哪怕雙方彼此的關係曾經還不錯,亦對信衛軍——包括龐煖的檀衛軍,抱持著極大警惕之心。
“看來肥義、趙豹等人,也察覺到趙主父的‘大行動’,對此非常謹慎。”樂毅低聲對蒙仲說道。
蒙仲微微點了點頭,卻不知該說什麼。
“你們說,趙主父他會怎麼做呢?”
在旁,蒙遂好奇地猜測道。
聽聞此言,蒙仲長長吐了口氣,低聲說道:“以我對趙主父的瞭解,趙主父愛惜自己的名聲,他是不會率先動手的。否則父奪子位,這個惡名傳出去未免也難聽;而趙王何那邊,據我對肥相與陽文君的瞭解,他們也不會率先動手,主動挑起內亂;換而言之,倘若此番果真發生什麼,那麼率先動手的,也就只有那一方了……”
“公子章?”樂毅雙眉一挑。
蒙仲聞言點了點頭,站在戰車上眺望遠方,口中喃喃說道:“公子章麾下的軍隊,此時恐怕已埋伏在沙丘一帶……如果他果真要從趙王何手中奪回他所失去的那一切。”
“阿仲。”
見蒙仲語氣低落,蒙遂在旁勸道:“別想那麼多了,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你還能做什麼呢?”
樂毅亦在旁勸道:“趙主父也好、趙王何也罷,我等首先要確保的,不應該是趙國對宋國的態度麼?……既然趙國的內亂註定無法避免,有些事你也該做出決定了。”
蒙仲看了一眼樂毅,微微點了點頭。
他當然知道樂毅指的什麼,無疑就是立場罷了:在趙國王室內亂註定已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究竟是幫助趙主父與公子章,還是幫助趙王何。
而顯然,幫助趙主父對宋國的利益更大。
原因很簡單,因為趙主父始終將宋國視為趙國最可靠的盟友,在這層信賴基礎下,趙國會像曾經的中原霸主晉國那樣,給予始終維護它霸權的宋國信賴與利益——比如曾經宋國吞併曹國時,晉國非但對此視而不見,而且不允許其他國家幫助曹國。
當然,這其中固然有曹國自己作死得罪晉國的原因,但同樣的,這也是晉國給宋國的“優待”——否則宋國憑什麼拼死維護晉國的霸權,哪怕為此不惜與當時強大的楚國開戰呢?
如果說趙主父最信賴的是宋王偃,其次是宋國,那麼,公子章最信賴的,首先是田不禋,其次是宋國,兩者對宋國的信賴程度其實倒也差不多。
但是趙王何就不同了,他在肥義、趙成、李兌等人的影響下,對齊宋兩國都沒有太大的喜好或者惡感,總而言之,只要是對趙國有利,無論是與齊國還是宋國結盟都是可以的。
將三者相比較,不可否認趙王何其實並非是最佳的選擇。
邯鄲距沙丘行宮,大概有約兩百里的路程,若是精銳計程車卒急行軍,兩日就能抵達,但由於隊伍中有趙主父、趙王何與一些趙國的臣子在,此番行軍的速度被大幅度降低,以至於前前後後總共花了整整五日,才在七月二十日這一天,抵達了沙丘行宮。
此時呈現於眾人眼前的那座彷彿“小城”般的建築,便是沙丘行宮。
佔地規模並不大,橫向近百丈、縱向幾十丈,不過四面都有兩三丈高的城牆,且每個方向的城門都建樓城門樓,與一般的城郭相比,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至於“城”內,則有一大一小兩座宮殿,大致呈東、西兩個方向所建,曾經趙主父所居住的那座宮殿較大,姑且就稱作“東殿”,而另外一座較小,姑且就稱作“西殿”。
在進城後,趙主父決定自己住在東殿,而讓趙王何住在西殿。
至於公子章嘛,由於城內的宮殿只有兩座,便姑且讓公子章住在東殿的側殿。
說實話,對於這種安排,肥義、信期、趙豹等人其實是反對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安排非常具有威脅——因為兩座宮殿實在離地太近了,誰能保證公子章、甚至是趙主父,不會趁機挾持趙王何呢?
相比之下,他們更情願讓趙王何住在城外的軍營裡,好歹這樣一來,陽文君趙豹麾下的邯鄲軍,就能全員保護在趙王何四周,防止這位君上遭到什麼襲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