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七月下旬,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可惜道理說不通:既然是陪著趙主父前來勘察陵墓,哪有兒子躲在軍營裡的道理?

因此,肥義最終還是同意了這樣的安排,退而求其次,確保西殿的安全。

首先,蒙仲、樂毅二人率領的信衛軍,不允許進城,只能駐守在城外。

雖然肥義與蒙仲關係很不錯,但考慮到信衛軍的威脅性,肥義實在不敢放任這支有過夜襲“前科”的精銳軍隊留在城內,因為他很篤信,信期麾下的千名宮衛,絕對不是信衛軍的對手,一旦信衛軍驟然發難,趙王何必定會被挾持。

對於這個要求,趙主父沒有拒絕,用他的話說,目前信衛軍已經不是他的近衛,自然應該駐紮在城外。

其次,肥義又要求削減龐煖麾下檀衛駐紮在城內的數量,一來是沙丘行宮無法容納數千人,二來,檀衛軍五千人的人數,亦讓肥義、信期等人壓力很大。

更何況,龐煖在肥義、信期等人眼裡,也很有一個很具有威脅的男人。

總而言之,在經過趙主父與趙相肥義的商談後,他們決定各自派五百兵駐守東殿與西殿,其餘軍隊,包括蒙仲的信衛軍、陽文君趙豹的邯鄲軍,都駐紮外城外的軍營裡。

至於沙丘行宮四個方向的城門,亦分別由各自一方的兵力駐守——趙主父一方的軍隊駐守南城門與東城門,而趙王何一方的軍隊,駐守西城門與北城門。

不得不說,事關趙王何的生死安危,趙相肥義那是絲毫都不敢鬆懈。

最終,各個區域的防守都落實下來了:趙主父一方,龐煖守東殿、劇辛守東城門、趙奢守南城門,蒙仲駐紮在城外南郊;趙王何一方,信期守西殿、趙平守西城門、李躋守北城門,陽文君趙豹駐紮在城外西郊。

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趙主父與趙王何的軍隊意外,沙丘行宮這一帶,亦駐紮著趙希、許鈞兩位趙將麾下的軍隊。

事實上,曾經這裡駐紮有十幾萬的趙國軍隊,分別由趙袑、趙希、許鈞、牛翦四位趙將率領。

但在齊國向趙國臣服之後,趙袑被調往了雁門郡,牛翦亦被調往了中山郡,協助李疵管理中山,只剩下趙希、許鈞二將各率近萬軍隊,前者駐守在平原邑,後者駐守在高唐邑,作為常規的邊境守軍——畢竟趙齊兩國的盟約剛剛促成,趙國對齊國還不是很信任,自然要有所防範。

因此,當得知趙主父、趙王何等人來到沙丘後,趙希、許鈞兩位趙將從平原、高唐兩邑騎馬來到沙丘行宮,覲見趙主父與趙王何。

值得一提的是,許鈞還帶來了他的愛將蒙鶩,即蒙仲、蒙虎、蒙遂三人的族叔,蒙氏一族的少宗主。

於是乎,在七月二十二的晚上,趙希、許鈞、蒙鶩幾人聯袂來到了信衛軍的營寨,找蒙仲等人吃酒相聚。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蒙仲與趙希的關係極其惡劣,但自從蒙仲在趙軍攻克祝柯縣後的慶功宴中“義釋”了趙希後,趙希就對蒙仲充滿了好感,以至於在給安平君趙成、陽文君趙豹的書信中,亦不忘稱讚蒙仲——這是陽文君趙豹親口對蒙仲說的。

這不,當晚彼此相見後,雖然趙希稱呼蒙仲時還是一口一個“小子”,但明顯可以感覺地出來,他對蒙仲的印象已大為提高,甚至於在眾人吃酒的期間,他還摟著蒙仲的肩膀,豎起大拇指稱讚蒙仲不給薛公田文面子的“壯舉”——不得不說,這確實是當世很多人都不敢做的壯舉,哪怕是魏、韓等國的君主,都不敢這樣對待田文。

聊著聊著,趙希與許鈞向蒙仲問起了「趙主父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

當時許鈞一臉莫名其妙:“趙主父的身體還健朗,怎麼會突然想到為自己選擇陵墓呢?”

此時,蒙仲瞥了一眼趙希,卻見後者的眼眸中閃過幾絲異色。

蒙仲由此猜測:對於可能即將發生的趙國內亂,許鈞應該並不知情,但趙希,絕對是從陽文君趙豹或者安平君趙成那邊得知了些什麼。

他猜測,趙希可能是趙豹、趙成等人的一手“保棋”,在非常時刻或許會有所異動。

這也正是蒙仲很不希望趙國王室發生內亂的原因,因為一旦發生王室的內亂,可能趙國舉國的軍隊都無法獨善其身,曾經一致對外的趙國軍隊,或將自相殘殺,這會大大削弱趙國的力量。

但遺憾的是,他無力阻止這件事,哪怕他立下了軍功,挫敗了薛公田文,仍不足以躋身於趙國的權力中樞,更沒有力挽狂瀾的力量。

說到底,仍然是人微言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