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逼陽之戰(二),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啊——!”
“快快快!”
“莫要讓他們上來!”
“頂上去!頂上去!”
在一片亂糟糟的逼陽北城門下,只見齊軍士卒們將一架架攻城長梯架在城牆底下,企圖攀等梯子著湧上城牆。
看著城下黑壓壓的一大片齊軍,手持利劍站在牆頭的蒙仲雙眉緊皺。
在他看來,作為守城利器,那麼自然是弩機最優,比如此刻,如果逼陽城內能夠兩千具弩機,定能讓城外的齊軍承受巨大的代價。
但遺憾的是,弩具在當代屬於具有一定技術力的產物,若是製作不到位,那麼製作出來的弩具就只是徒具其形,不具備強勁的殺傷力,這就導致這種具有一定技術力的兵器僅只有個別幾個國家的工匠有能力打造。
比如韓國,「天下勁弩皆出自韓」的美譽可不是隨便得來的。
至於宋國,宋國雖然也能仿造韓國的弩具,但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及韓國。
當然,放在這會兒,蒙仲可不會去管什麼質量不質量,總之只要給他足夠多的弩機即可,畢竟城下的齊軍士卒已經多到了閉著眼睛都能射中的地步。
整整一萬五千名士卒!
齊將田敬對逼陽城北城門一帶展開的首輪攻勢,比佯攻西城門的田達、佯攻南城門的田觸二人麾下的齊軍數量還要多,以至於此刻站在城上放眼望去,視線範圍內到處都是齊軍士卒——片刻之前蒙仲還不覺得,畢竟當齊軍列隊在遠處的時候,他從城上觀瞧齊軍,對面的齊軍也只有巴掌大的那麼幾塊,直到此刻齊軍逼近城池,他才明白何謂汪洋一般的攻勢。
“這即兵法中所說的‘蟻附之勢’吧?”太子戴武小聲詢問著蒙仲。
“唔。”蒙仲點了點頭。
所謂「蟻附之勢」,即讓士卒們像螞蟻一樣攀附城牆的一種攻城戰術,也是世上最常見的攻城戰術,其優勢體現在當防守方缺少弓弩等遠端打擊手段的時候,攻城計程車卒能源源不斷地藉助長梯湧上城牆,與城牆上的防守方士卒展開拉鋸廝殺,說白了即完全用人命來堆砌勝利。
不過它的缺點也很明顯,比如此刻,蒙仲可以讓城牆上那些各自為戰的弓手退下城牆,讓他們重新在城內結陣,利用拋射隔著城牆朝城外的齊軍射擊,考慮到城外的齊軍亦鮮有配備盾牌,幾乎都憑身上唯一的一套甲冑作為防禦,弓弩齊射,定能讓他們承受莫大的損失。
想到這裡,蒙仲當即下令道:“來人,叫桓防速速過來。”
桓防,乃是蕭戧推薦的桓氏一族的家司馬,具體能力蒙仲暫不得知,只是考慮到城內尚缺將領,蒙仲便叫其統率為數不多的弓弩手。
不多時,就見一名目測三十出頭的粗獷男子大步來到蒙仲等人面前,在向太子戴武、蕭戧二人抱拳行禮後,亦朝著蒙仲抱了抱拳——畢竟他也知道,雖然目前對外仍是宣稱太子戴武在指揮作戰,但實際上這場仗的主將卻是眼前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年。
說實話,雖然太子戴武信誓旦旦地表示蒙仲仍擋住田章,但考慮到蒙仲年紀實在太小,比自己家中的兒子也大不了幾歲,這使得桓防對蒙仲的指揮能力亦難免抱持一些懷疑。
當然,這會兒蒙仲可無暇顧及桓防的心思,見他來到跟前後,便沉聲說道:“桓防,立刻將城上的弓弩手撤下去……”
“撤下去?”桓防面色微變,誤以為是蒙仲在指責他,連忙解釋道:“司馬,非是在下之過,實是為了抵擋齊軍,我方的步卒們亦紛紛登上城牆,導致城牆的弓弩手無立錐之地……”
“所以才要叫你帶著他們撤到城內去!”
打斷桓防的話,蒙仲解釋道:“你將城牆上的弓手撤到城內,重新結陣,隔著城牆朝城外的齊軍射擊!總之,城牆上的空地就讓給我方計程車卒,只有這道防線不失,你率下的弓弩手才能有所作為。”
桓防愣了愣,這才反應過來蒙仲並無責怪他的意思,想了想猶豫說道:“話雖如此……可若是在城內,我等瞧不見齊軍,如何射擊?”
“這還需要瞄準?”
蒙仲指了指城下彷彿汪洋般的齊軍,皺眉說道:“似眼下這般,就算是閉著眼睛射也沒問題吧?”
也對。
桓防瞧了一眼城下,恍然地點點頭,當即抱拳應道:“在下這就去!”
片刻後,桓防便將城上的弓弩手們全部撤到了城內,將城牆上所有的空間都讓給了宋軍的步卒,旋即叫弓弩手們於城內結陣,隔著城牆對城外的齊軍展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