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逼陽之戰(二),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輪又一輪的齊射。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最大程度上最佳化了城牆上的配置,使更多的步卒能登上城牆參與守城。

看著城外的齊軍持續被宋軍方弓弩手於城內發動的弓弩齊射射傷或射殺,太子戴武眼睛一亮,心中暗暗佩服蒙仲的臨陣指揮能力。

平心而論,似這種利用弓手拋射優勢射殺敵軍的戰術,其實在當代早已問世,只不過尚未普及罷了,畢竟當代的兵書總共也就那麼幾本,哪有可能面面俱到?

至於這種戰術本身,其實它也沒有多麼高深,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簡單,但人有時就是這樣,越簡單的事物就越發難以打破常規——比如就這件事而言,太子戴武也算是熟讀兵法,可在他的認知中,士卒只有站在城牆上才能防守敵軍的攻勢,因此他很難想到讓城上的弓弩手撤到城內,用拋射的方式去射殺城外的敵軍。

簡單吧?

但太子戴武就是想不到,這就是常規思想對人的限制。

而自古以來的名將,往往都是能打破常規思想的人,比如說田忌與孫臏主導的「圍魏救趙」典例——在趙國即將被魏國攻破的情況下,然而齊軍卻不直接救援趙國,反而去攻打魏國的都城大梁,這即是突破了人常規想法的計策,也就是所謂的奇謀。

當然,似蒙仲這般指揮,自然談不上什麼奇謀,但不可否認他變相加固了城牆上的步卒守備,卻絲毫未減弱弓弩手的作用,這即是恰到好處。

除了排程那些弓弩手,蒙仲亦對城牆上的步卒進行了輪換。

他當然知道,人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會加劇體力的消耗,這就導致這場仗開始至今明明還不到一刻時工夫,但城上參與防守的宋軍士卒們,卻一個個已累地氣喘吁吁,遠比平日裡的訓練消耗了更多的體力與精力。

倘若放任不管,那麼這些士卒便難免會在下一名敵軍湧上城牆上,被對方所殺。

而作為主將,倘若沒能時刻關注到麾下士卒的狀態,始終是一根筋防守,只曉得在城牆上的守軍人數減少時再添兵,那麼這個主將,即徹頭徹尾的庸才!

一位合格的主將,必須時刻注意麾下士卒的精力與體力情況,將精力、體力不佳計程車卒撤下去,讓相對充足計程車卒彌補防線,反覆如此,即能以最少的傷亡換取最大的成果。

因此,當注意到城牆上的己方士卒漸漸疲倦時,蒙仲果斷下令輪換,讓城上的步卒分批撤到城內歇息,讓精力、體力更佳計程車卒負責守城,將守城的壓力分攤給儘可能多計程車卒,不至於讓他們被壓力壓垮。

再者,既然是守城,那麼自然難免出身傷亡,而人這種生物,有很多人在面對危機的時候往往能提起勇氣,但當他們擺脫危機後,卻難免會被壓力所壓垮,就比如那些剛剛從城上撤到城內計程車卒,當他們真正意識到迄今為止究竟有多少同澤戰死後,就難免會心生惶恐、不安。

作為主將,倘若放任這些士卒繼續這種狀態,那麼理所當然會影響整個軍心。

考慮到此刻分身無暇,又考慮到自己的身份不足以激勵那些士卒,因此蒙仲對太子戴武說道:“太子,第一批守城計程車卒剛剛撤回城內,我擔心他們計程車氣會因為傷亡人數而有所影響,倘若太子殿下能到城內鼓舞士氣,相信定能讓那些士卒淡忘心中的恐懼,重新鼓起勇氣。”

“請交給我!”

太子戴武深以為然地點點頭,當即帶著一干近衛匆匆下了城牆,以至於城牆上就只剩下年過五旬的蕭氏一族族長蕭戧。

正所謂聞名不如見面,雖然蕭戧早已從太子戴武口中得知是蒙仲擋住了田章,但他心底亦多多少少有些懷疑,因此今日待齊軍攻打城池時,這老頭前前後後始終關注著蒙仲的指揮。

然而讓他頗感意外的是,蒙仲雖然年紀小,但臨陣指揮能力確實是無以倫比,以至於城下的齊軍雖然有足足一萬五千人,但卻始終無法真正威脅到城牆。

想到這裡,他好奇地詢問蒙仲道:“據老夫所見,蒙司馬絕非單單熟讀兵法,是在哪裡指揮過軍隊麼?莫非是在幾年前我宋國攻打滕國的時候?”

可能是見己方的防守暫時無驚無險,蒙仲稍稍放鬆了些,面帶幾分笑意對蕭戧說道:“那時小子才十四歲,哪有可能指揮軍隊?”

“怎麼會?老夫觀蒙司馬用兵,分明是頗為老成。”蕭戧一臉狐疑地說道。

蒙仲淡淡一笑,沒有解釋。

他沒有提他曾在趙國指揮過軍隊,畢竟在他看來,他在趙國的經歷是極其失敗的——在那場內亂中,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