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4章 龍氣,玄黃方真劫,無色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月輪轉、幾番更替,皇都乍看上去一片平和安穩,內外兩處卻各發生了一樁大事。

一件是江都朝廷文武百官來到皇都九重闕外跪拜,向先帝進言,請求正式禪位於當今夏正曉,畢竟國無二主,如今皇都重現人間,該做事的還是要做。

這並非是宮變,更無人在此番更迭中身死,當今帝后二人與先帝不知密議了什麼,再出之時,群臣向帝后跪拜、山呼萬歲,一切都是這麼平和地渡過。

皇帝陛下則趁此機會宣佈改元,先帝退位成太上皇,仍居九重闕,一應政務處理、百官朝謁,依舊安排在江都。

妖禍方平,一切典章制度去繁就簡,禪位大典不必另外進行,只要傳文天下府縣,原本皇都各級文武官員則赴往江都,等待任用。

此外,鑑於羅霄宗平定妖禍、光復中境功超天人,皇帝親自冊封羅霄宗為護國正教,拜羅霄宗當代掌門為國師,並且在江都與皇都分別敕建護國觀,同時特許羅霄宗於五境各地興建分壇道場,傳道弘法。

如今天下人都已經知道,此前覆蓋玄黃五境的巨大陣圖便是羅霄宗施展,中境妖禍為此被掃蕩一空,此事家喻戶曉,皇帝陛下的冊封已經不能叫榮寵,而可以說是崇敬了。

不提各級官員對皇帝陛下這番旨意的態度,比較尷尬的是,羅霄宗不僅沒有接旨之人,甚至連當今羅霄宗掌門是誰都沒定下來。

其實這也不能說羅霄宗驕縱無視,而是如今羅霄宗門人幾乎都散出去打理各地的鐵符鎮治塔,人手本就嚴重不足,此次禪位之事根本沒有派人關注,或許也有刻意迴避的意思。

皇帝陛下也瞭解這狀況,畢竟皇后楚娥英本就出身羅霄宗,這份旨意便先行派人送往玉皇頂。

但玄黃方真道可不只有羅霄宗一家,江都太玄宮為抗擊妖禍也是功勳卓著,皇帝陛下也沒有忘卻,亦是大加封賞。而同時委派江都太玄宮料理南境戰後事宜,其中一項便是肅清南境瀝鋒會的殘餘勢力。

說是掃清南境瀝鋒會,但真正的用意是藉此徹底讓南境眾多邦國就此除籍。如今妖禍已平,正朔朝終於騰出手來,可以徹底在南境推行府縣。歷經正朔朝幾代弱南之政,加上鎮南軍、瀝鋒會的先後覆滅,南境才真正算斷絕一切抗禦之力。

而且南境瀝鋒會在撤離途中,對南境邦國的劫掠殺戮很是慘重,朝廷也正好不費力氣掃蕩南境諸國。

至於皇都太玄宮,依照此前安排,直接併入江都太玄宮,從此不分兩者之別,如果不願意加盟的,太玄宮也不強求。

此外,朝廷也勒令西境府縣將民戶版籍上繳,表面上仍視西境為正朔疆域,但限定時日。如果超出時限,則將當地官吏全部革職。

實際上,在宮變禪位前,朝廷兵馬便陸續向西調動集結,說是留給西境時間,其實是朝廷準備完全統轄西境,畢竟誰都看出西山盟的不臣之心了。

另外關於北境的情形,雖說北境地域最是廣大,但深遠之地荒無人煙,正朔朝在北境所設府縣也都最少,在妖禍之後很快就紛紛向朝廷上書歸附,反倒是這些年亂子最少的地方。

宮九素在皇都南面城樓上與三位高人鬥法對峙將近半月,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目睹氣運漸漸變化移轉,完全繫於夏正曉之身。但此外,羅霄宗的氣運也與正朔朝交纏起來。

其實羅霄宗與正朔朝的氣運本就有所牽連,但被夏正曉一番旨意,讓兩者牽羈更深,說不準這是否單純的崇敬之意。

不過宮九素對此並未介懷,她重新盤好頭髮、插回髮釵,看著兩旁各自形神衰萎的長生高人,無有形體的金陛子更是奄奄一息,聽她說道:“其實我亦不願與三位動手,但鬥法已起,事情也不是完全由我說了算,對吧?”

這種話,只有從勝利者口中說出才有意義,宮九素以一敵三、從容自若,絲毫不見有險象頹勢,反倒是將對方三人狠狠挫敗,幾乎要被斬落塵埃。

文風侯早就沒有了先前的持正氣度,帽冠粉碎、束髮散亂、衣袖殘破,隨身法器牙笏與萬卷青史散落在地,靈機湮滅,直如凡物一般——而這還算好了的。

守嗣帝兵在城樓另一端,扶著大槍單膝跪地,身上銀鱗鎖子甲處處崩損,還斷了一條手臂。臉色灰白枯槁,金色經絡中流轉的氣機淺若遊絲,完全是行將就木的慘狀。

至於看不見的金陛子,神魂早就沒了回應,徹底陷入沉寂之中,彷彿連皇都也丟了三分威嚴氣象。

反觀宮九素,容光不改、姿態曼麗,根本不像與三位高人鬥法之後的情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天1:古玄動天

曹玄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