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託付,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國附大綾一匹為信。”
蘇大為心中默默算著。
大綾比普通的綾貴重,二十四匹至少得有一萬銀錢。
“為了尋求西突厥葉護可汗相助,麴文泰又獻綾綃五百匹,果味兩車。”
蘇大為聽到這裡,一時無言。
這位麴文泰,當真是有當世孟嘗的風骨。
一下子把國家數十年積蓄都送了出去,而且為玄奘法師考慮如此周全。
讓人除了感動,又復何言?
“法師,我聽說高昌……”
“是啊,貧僧在天竺學成歸來,按與麴文泰的約定,要留在高昌替他傳法三年,可是等貧僧原路返回的時候,才知道……高昌已經不在了。”
蘇大為知道,高昌國,在貞觀十四年,為大唐所滅。
玄奘法師從天竺歸大唐時,本來可以走海路,並且有兩個崇佛國家願意傾囊相助。
若是走海路,將免去許多旅途勞苦。
但玄奘法師牢記與高昌王麴文泰十幾年前的約定,繞行上萬裡,重履險地,只為去高昌國說法三年。
但是等他到達,才知道,世上已無高昌。
原處只有大唐的高昌縣。
後來又變成大唐安西都護府。
至於高昌國王麴文泰,沒人知道他的確切下落。
只知道是俘回了大唐,又遷往別處安置。
幾經碾轉,下落已不可查。
玄奘法師一向平靜如古井的面上,竟露出一絲苦澀。
“貧僧此生,言出必行,只有這一件事,無法實現承諾,引為憾事。”
“法師,一切因緣際會,無常非常,法師何必執著。”
“執與非執,空與非空,又哪裡能說得那麼清楚。”
玄奘雙手合什道:“我輩學佛,所謂者何,無非心所安處,此念即起,若刻意去當它為空,便又落入執中。
阿彌,貧僧有一事相托。”
“法師請說。”
玄奘法師是蘇大為最為敬仰的師長,也是大唐佛法的引路人。
蘇大為心中,願為玄奘做點什麼。
看著此時老邁,力不能支的玄奘,心裡總覺得堵得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