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禁庭春晝,大唐不良人,庚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該老老實實相夫教子?這樣,才是合格的大唐公主,對嗎?”
“這個,我不知道。”
蘇大為看出來了,高陽有病,還病得不輕。
這種病,不是身體,而是心病。
看來十多年的流放生活,也並未磨平她心中的不平之氣。
如果不是顧忌對方明天將會見大唐皇帝李治,蘇大為恨不得現在掉頭就走。
他已經有些後悔,不該招惹高陽公主。
“我母親名叫高惠通,是太宗身邊的刀人。”
高陽不理會蘇大為的想法,手捧著書,倚靠著庭院,彷彿陷入夢囈般的回憶,自顧自的道:“刀人不是侍衛,是後宮嬪妃。”
“我知。”
大唐皇帝的後宮除了皇后、貴妃、淑妃、德妃等高階嬪妃外,還有才人、昭容等中級嬪妃,以及御女、采女等下級嬪妃。
除此之外,又有承衣、刀人趨侍左右,並無員數,皆六品下。
高惠通出身名門,父親高世達,曾是隋朝高密縣令。
丈夫也是當地青年才俊。
高密被竇建德佔領後,高世達和高惠通丈夫成為竇建德下屬。
唐武德四年五月,大唐與大夏在虎牢關展開決戰。
高惠通丈夫戰死,她隨父親高世達,與竇建德等大夏官吏,被獻俘於長安。
武德五年,高惠通由於“立性溫恭,稟質柔順”,被李世民看中,納為侍妾。
其時二十六歲,比李世民大一歲。
不過,太宗皇帝一向好人妻,女方大一點也無所謂。
武德九年四月,高惠通在生高陽公主時,難產去世,年三十歲。
此事對李世民影響極大,是他第一次親見至親死亡。
以致高陽雖只是庶出,卻受到李世民遠超其他兄妹的憐愛。
高陽公主從小喪母,長孫皇后將其接入宮中,視同己出,精心撫養。
貞觀二年,晉王李治出生,貞觀十年,長孫皇后病逝,十四歲的武媚娘入宮,成為李世民的才人。
武媚娘認識了十歲的高陽公主和八歲的李治,三人的關係極好。
……
蘇大為站在庭中,靜靜等待著高陽公主接下來的話。
誰知她卻不發一言。
日頭漸漸西斜,將她的身影在壁間緩緩拖長。
蘇大為看看天色,臉色微有些難看。
“公主?”
他抱拳道:“在下還有要事在身,請先行告退。”
“你要走了?”
高陽的目光投向蘇大為,但眼中沒有焦距,似乎魂還沒回來。
“公主,我家中還有事。”
“哦,家,你有家的。”
高陽的眼眸漸漸明亮起來,臉上浮起歉意,玉指輕輕將腮邊髮絲挑起,別在耳後。
“是我為難你了,你有事,便先去忙吧,這書……”
“我過幾日再來拿。”
“甚好。”
高陽轉頭看向庭院一側,再不言語。
蘇大為心裡覺得有些古怪,但一時又不知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總覺得,高陽公主人回長安了。
但她的魂魄,卻並不在此。
家?
對了,這位大唐公主,雖集萬千寵愛於一生。
卻像是無根的浮萍,找不到家的感覺。
心所安處,即為家鄉。
高陽公主的心,無處安放,卻又在哪裡?
蘇大為收起心中雜念,向高陽施禮,緩緩後退,正打算折身離開。
忽見高陽雙手抱書,彷彿夢囈道:“你剛才的詩,只念了兩句,能唸完嗎?”
蘇大為猶豫了一瞬,開口吟道:“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禁闈秋夜,月探金窗罅。
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灺。
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誰邊。
煙深水闊,音信無由達。
惟有碧天雲外月,偏照懸懸離別。
盡日感事傷懷,愁眉似鎖難開。
夜夜長留半被,待君魂夢歸來。”
一口氣念出大半,蘇大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