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 理想莎士比亞,影帝的誕生,搖曳菡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拍完最後的三個鏡頭,《莎翁情史》就能夠封鏡了。

但這三個鏡頭,卻難度很高,並不好拍。

因為它們有著同樣的服裝、同樣的場景、同樣的動作設計,卻要表現出截然不同的三種情感,要分別展現出莎士比亞在藝術創作時時的焦躁、急切、激情甚至是閱盡千帆後的成熟淡定,非常考驗演員對感情的控制力和對細節的把握程度。

威廉為了能拍好這些鏡頭,付出了不少努力。

為了真切的感受到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之類劇作家們在創作劇本時的想法和狀態,他真的跑到莎士比亞的博物館裡去臨摹真跡,並練習了很長時間用真的羽『毛』筆和稍顯粗糙的紙張創作——託所學專業的福,和教授的不斷鼓舞,威廉這個學期的論文就是手寫完成的。以及,用的正是羽『毛』筆,和十五六世紀英國上至女王下到文人最喜歡用的圓圈圈一樣的花體字,當然了。

當威廉真的完全靠手寫,經歷過要在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完成可以將人折磨發瘋的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並寫了一篇長達五十頁論文後,他前所未有的理解了劇本里年輕的莎士比亞在創作劇本時的所有心情了——沒靈感時幾語讓人發狂的煩躁,和靈感爆發時運筆如飛的快感。

而關於威廉的模仿成果,《莎翁情史》劇組的道具師則評價說:“和莎士比亞手稿相似度極高,雖然還瞞不過歷史專業人士的眼睛,但經過不算太長的研究時間就能模仿的如此成功,已經很了不起了,特別是威廉·莎士比亞這個簽名,每個字母連在一起的方式和書寫習慣,真是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因為感覺威廉臨摹的手稿比劇組之前準備的更棒,道具師乾脆直接拿來用了。

或許也是因為近期文字工作量太大,威廉的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很快就被磨出了一層薄薄的繭子,並且不用化妝師刻意偽裝,兩隻手上都經常『性』的掛著黑『色』的墨水,拍起莎士比亞創作劇本的鏡頭來非常具有真實感。

化妝師檢查完一切ok後,威廉坐在書桌前,拿起一根形狀還算完好的羽『毛』筆沾了沾墨水,在略微有些發黃的紙張上書寫了起來。

導演約翰·麥登滿意極了,主演自己就會寫莎士比亞的字型,這給後期製作省去了多少麻煩啊,而且有很多近距離特寫的鏡頭,也不用再擔心會穿幫了。

“攝影、錄音、燈光都準備好了嗎?”

“聲音ran!”“燈光ran!”“攝影ran!”

“1998年7月、《莎翁情史》第103場、第一次拍攝、第二號攝影機。”打扮員結束高喊,猛地合上場記板。

“咔嚓”一聲,副導演舉起手中的照相機,在打板員合上場記板的那剎那按下了快門,鏡頭裡,打板員只有一雙手入了鏡,而在那雙手握著的場記板旁邊,是正在認真寫作的威廉·布蘭德利,現代的電影拍攝道具和充滿古典感的演員和佈景,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反差美感。這是副導演為了紀念今天的殺青戲而特意拍攝的照片,他感覺這張照片以後肯定也能成為《莎翁情史》這部電影珍貴的影像資料。

當打板員舉著場記板跑出鏡頭後,導演才高喊:“!”

……

筆尖刷過紙面,帶來羽『毛』筆摩擦過粗糙紙張的細小“咯吱”聲。

三臺攝像機分別從威廉身體左方、正上方和正前方進行拍攝,時不時突然拉近到幾乎貼面的距離,在這樣近距離的妨礙下,威廉卻完全沒受到一點干擾,他全心全意感受著莎士比亞的情感,揣摩著每一個舉手投足,甚至是每一個表情的變化。

現在的莎士比亞,剛剛從老家來到倫敦,靠給玫瑰劇場寫劇本在倫敦戲劇界站穩了腳跟,並且還擁有了一點淺薄的名氣,莎士比亞有一部劇本初定名為《羅密歐與海盜之女羅琳娜》已經構思了很久,他志向遠大想要將之寫成偉大的作品,但是卻在這時苦苦尋找不到靈感……

這時候的莎士比亞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狀態?應該是急切煩躁的。那他的行為舉止呢?應當也是很難安靜下來,並且小動作不斷的的。

威廉現在整個人的氣質都浮躁極了,他的眉頭微皺,眼神渙散,無論是煩躁的表情還是下撇的嘴角都清楚的寫著“不開心”。

並且,他一副完全靜不下心來的模樣,沾染著墨水的右手握著羽『毛』筆在紙上胡『亂』劃拉著,時而寫上幾個毫無意義的詞語,時而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又統統將它們全都劃掉,把紙張團成一團,隨便拋在房間哪個角落裡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尋龍魔妃

單雙的單

蝴蝶引

書蟲小生

忘川不經年

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