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3章 兜底,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雲翔在科倫坡呆了3個月,甚至沒回去參加作戰會議,跟這種即將加入戰鬥序列的轟炸機有關。
現在,交付給陸航的“神鵰”已有60架。
除了斯里蘭卡的20架,還有20架在無極高原接受高原環境測試,而另外20架在帝國極北地區,準備在10月份開始進行嚴寒環境下的效能測試。在斯里蘭卡這邊,是在進行高溫與高溼環境下的效能測試。
要說的話,高溫環境對轟炸機行能的影響跟高原差不多。
溫度越高,氣壓就越低,發動機在海平面的輸出功率就越低,轟炸機的起飛重量就會大幅度降低。
此外,高溼環境還會對主要裝置,以及轟炸機使用壽命產生影響。
就算不用考慮機體壽命,也要考慮發動機、電臺等裝置的可靠性。
當然,還要透過試飛來確定轟炸機在各種狀態下的最大航程,以及極限條件下的無故障工作時間。
這些都將影響轟炸機的作戰能力。
3個月的時間,足夠完成大部分的測試工作了。
按照李雲翔的介紹,“神鵰”還沒有達到完美狀態。
在高溫高溼的熱帶地區,發動機在起飛階段的輸出功率至少降低15%,因此實際可用最大起飛重量只有56噸,比設計的64噸降低了8噸,起飛的滑行距離長達2100米,超過幾乎所有野戰機場的跑道長度。
關鍵還有,得使用硬質跑道。
如果保證6噸的載彈量,所能達到的最大作戰半徑,在半程順風飛行的情況下僅有2500千米。
要想達到3000千米的作戰半徑,只能把載彈量降低到3噸,即多裝3噸航空汽油。
根據測試,如果不配備自衛武器,並且減少武器操作員,能夠在3000千米作戰半徑下讓載彈量達到4噸。
要說的話,最大問題其實是升限。
即便載彈3噸,而且剩餘40%的燃油,也就是隻有返航燃油的情況下,“神鵰”的可用升限也就只有7000米。
這個高度,可以說是高不成、低不就。
在設計的時候,陸航就把米的升限當成最理想的防禦手段,還投入巨資開發了高空轟炸的瞄準裝置。
按戰前的觀點,因為絕大部分高射炮的有效射高都不到米,所以只要轟炸機的飛行高度在米以上,就能避開地面的高射火力。
此外,就算有少數能打到米以上的大口徑高射炮,也沒有準頭可言。
還有,很多在大戰爆發前設計與生產的戰鬥機,實用的作戰升限都在米以內。
也就是說,連戰鬥機都飛不了那麼高。
如果飛得比戰鬥機還高,那還需要害怕什麼呢?
飛得夠高,不但能降低作戰損失,還能讓轟炸機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投彈,從而提高轟炸的效率。
至少在大戰爆發前,沒人覺得高空投彈的命中率是個大問題。
7000米這個高度,可以說是非常的尷尬,不但在戰鬥機的攔截範圍之內,也在所有大口徑高射炮的有效射高之內。
其實,這也是採用簡配發動機的必然結果。
所幸的是,升限不夠的問題,還在能夠容忍的範圍之內。
關鍵就是,透過戰火的考驗,或者說實戰檢驗,很多在戰前總結出來的理論被證明是錯誤的。
高空轟炸就是之一。
早在對狹夷皇國進行戰略轟炸的時候,帝國陸航就發現,在採用正確的轟炸戰術的前提之下,低空進入與高空進入的損失率相差不大,而低空投彈的命中率明顯更高,也就意味著能用更少的轟炸機,以及更少的投彈量來完成轟炸任務,從而把總體的作戰損失率控制在更低的範圍之內。
此外就是,重型轟炸機能憑藉兇猛的自衛火力對抗敵人的戰鬥機。
當然,前提是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比如在塞島攻防戰期間,帝國陸航的重型轟炸機在F4F與P-41面前吃了大虧,損失非常的慘重。
要說的話,關鍵就一點。
機群規模。
只要轟炸機的數量夠多,就能有效的降低作戰的損失率,還可以透過密集投彈來提高單次出動的作戰效率。
當然,李雲翔帶白止戰過來,不過是讓白止戰知道,他當年慫恿賀鵬飛掏腰包投資研製的這種轟炸機即將達到服役狀態,很快就會執行第一次作戰任務。沒意外的話,就是裝著傳單去梵羅地區搞心理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