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煎熬,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待,絕對是煎熬。
雖然在過去每年的艦隊演習當中,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也就是在發起攻擊後耐心等待機群編隊指揮官的戰報,但是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讓劉向真如此的惴惴不安,哪怕是坐下休息片刻都辦不到。
今後,或許可以說,這是艦載航空兵,以及航母作戰的一大特點。
可是現在,誰會這麼想?
為了安靜下來,其實是想給自己找點事做,分散注意力,免得去胡思亂想,劉向真去了航空艦橋。
其實,劉向東還是特混艦隊司令官的時候,航空艦橋才是劉向真的窩。
航空艦橋,算得上是航母獨有的地方。
因為“橫江”號是帝國海軍的第一批航母,而且是由戰列巡洋艦改造而來,根本就沒有經驗可言,所以有很多設計缺陷,比如航空艦橋設在艦島的前部,位於司令艦橋的上方,航海艦橋的下方。
這個位置,明顯非常的侷促,視野也不太開闊。
後兩艘姊妹艦,也就是“墨河”號與“嶺河”號就做了調整,把航空艦橋挪到了艦島後部的左側,而且向甲板上方突出了大概一米半。雖然對艦載機降落有一些影響,但是視野非常的開闊。
航空艦橋裡面,十幾名官兵正在忙碌。
這個時候,最忙碌的就是航空部門的官兵。
按照規定,艦載機只能在機庫裡面做基本檢查,然後得送上飛行甲板,在飛行甲板上進行加油與裝彈作業。所有涉及到燃油、彈藥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維護與加裝作業,都必須在開放環境下進行。
做這樣的規定,那是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教訓。
十多年前,帝國新曆85年,“海龍”號就因為官兵違規作業,在機庫裡面檢修飛機,導致汽油揮發產生的油氣混合氣體聚集,被火花引爆,導致數十名官兵喪生。如果不是當值的大副及時採取行動,關閉了內部水密通道,控制住火勢,恐怕“海龍”號會因為燃料庫發生大爆炸而沉沒。
正是這起事故,讓帝國海軍擬定了航空作業的規章守則。
此外,還因禍得福。
在此之後不久,南江海軍艦船設計院研製出了一套極為先進,而且直到現在都是最高機密的艦船消防系統。這套系統的工作原理極為簡單,就是在戰艦發生火災之後,立即向儲存危險物品的各艙室,以及輸送危險液體的管道注入高壓二氧化碳氣體,確保在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內處於缺氧狀態。
現在,這套系統用到了包括航母在內的所有大型戰艦上。
此外,在海軍出臺了航空作業守則後,四艘“龍江”級均返回造船廠,進行了建成之後的第一次改造。
只有一個專案,就是在飛行甲板上設定航空勤務站。
每個勤務站都有一套加油系統與一套裝彈系統,分別由輸油管道與彈藥升降機,跟油庫與彈藥庫聯通。
簡單的說,任何艦載機都能在勤務站完成出動前的準備工作。
四艘“龍江”級都有六個勤務站,兩個在前升降機後面,四個在後升降機前後,一次能為六架艦載機服務。
只是,通常只能用到其中的四個。
主要就是,後升降機前面的兩個勤務站經常被待命飛機佔領,利用率很低。
受此影響,在新建的航母上,對勤務站的位置做了調整,把後升降機前面兩個挪動到了飛行甲板中間。雖然在平常的利用率也非常低,但是在全甲板出動的時候,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
不管怎樣,要讓三十多架艦載機做好起飛準備,肯定需要一個半小時。
第一輪攻擊機群的出動準備時間能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是因為,可以利用在飛行甲板上待命的飛機。在任何時候,這些處於待命狀態的飛機都裝滿了燃油,在簡單準備之後就能起飛。
顯然,第二輪攻擊的準備工作就沒這麼簡單了。
加快起飛前的準備速度,縮短兩輪攻擊之間的準備時間,一直是海軍航空兵重點研究的課題。
可惜,直到現在都沒找出行之有效的改善辦法。
很快,三十多架艦載機就陸續送上了飛行甲板。在完成簡單檢查之後,主要是讓發動機熱車,就按魚雷攻擊機、俯衝轟炸機與戰鬥機的順序依次送往勤務站。在完成了加油與裝彈之後,再以相反的順序,也就是先戰鬥機、然後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從艦尾往前依次擺好。
此時,飛行甲板的兩側,特別是左側,人員與物品已經全部清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