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1章 向前或向後,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以艦載航空兵為主,所以帝國海軍沒在戰前考慮研製雙發重型戰鬥機。
即便在大戰爆發後,海軍也只是想透過增加內部燃油來延長航程,沒想過要為戰鬥機多裝一臺發動機。
原因只有一個:重型戰鬥機的尺寸太大了,上不了航母。
嚴格的說,是無法在航母上運作。
早在數年之前,帝國海軍就做了測試。讓雙發飛機從航母上起飛還沒問題,可是要在航母上降落,難度非常大。如果按照雙發飛機的尺寸設計航母,那麼飛行甲板的寬度必須得超過七十米,意味著航母的排水量至少要達到六萬噸。先不說建造成本,根本沒有能建造六萬噸航母的船臺。
所幸,陸軍航空兵有雙發戰鬥機。
在對狹夷皇國進行全面戰略封鎖之後,陸軍航空兵就應海軍要求,向流黃島派了一支遠端航空兵部隊,主力就是數十架經過專門改造的,綽號“赤兔”的戰-7型雙發重型遠端戰鬥機。
所謂的“改裝”就是拆掉安裝在機鼻上的雷達,然後安裝一門30毫米機關炮,以及能裝500百發炮彈的彈鼓。
雖然這種戰鬥機的效能不怎麼樣,主要太笨重,但是對付巡邏機,肯定是綽綽有餘。
在設計的時候,“赤兔”的任務是在夜間攔截敵人的轟炸機,不但是帝國陸軍,還是全世界第一種夜間戰鬥機。
在執行封鎖任務的時候,“赤兔”的主要任務不是對付狹夷的轟炸機,而是對付航速較快的小型船隻。
在發現了船隻,或者是接到了巡邏機的呼叫後,就趕去執行打擊任務。
因為速度更快,而且只有一名飛行員,加上維護保養更容易,所以“赤兔”在前線部隊很受歡迎。
對付漁船這類小型船隻,使用加裝的30毫米機關炮就夠了。
如果把30毫米機關炮與彈鼓拆下來,換上軟油箱,能夠靠多裝的數百千克燃油把作戰半徑提高到1500千米以上。
到9月份,陸航就撤走了所有中型轟炸機,全都換上了“赤兔”。
這麼安排就是為了掩護海軍作戰。
應白止戰要求,李雲翔還專門派了之前在海航服役,後來跟他返回陸航的杜康去流黃島坐鎮指揮。
只是,流黃島就那麼大。
雖然搞了幾個月的建設,但是隨著狹夷皇國的戰鬥逐漸降溫,流黃島的重要性也在逐漸降低。
很多原本規劃的基礎設施都沒能落地。
現在,部署在流黃島的“赤兔”只有四十多架。
雖然還能擺放更多的戰鬥機,但是沒地方進行維護保養,也就無法保證達到理想的出動效率。
在海圖上,明確標註了這些戰鬥機的活動區域。
此外,還用紅色的三角旗標出了三處地點。
這就是上午的時候,“赤兔”在巡洋艦的引導與指揮下,在這三處海域各攔截了一架紐蘭巡邏機。
三架都是PBM“水手”,而不是PBY“卡特琳娜”。
顯然,紐蘭海軍在之前更換了部署在威島的巡邏機,換成航程更大的“水手”,以擴大搜尋範圍。
雖然在遭到戰鬥機攔截之後,特別是遭到警告射擊,三架PBM都已轉向,沒有發現幾十千米之外的重巡洋艦,但是一個上午就出現了這麼多的巡邏機,本身就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情。
如果有更多的巡邏機朝這邊飛來,那麼在下午暴露的機率會提高很多。
其實,白止戰擔心的不是會不會暴露。
洛福斯發出了最後通牒,所以就算第41特混艦隊現在暴露行蹤,紐蘭海軍也不會發起攻擊。
白止戰關心的,其實是紐蘭海軍的兩支航母特混艦隊的行蹤。
在上午收到的訊息裡面,只提到在運輸船隊附近有一支以航母為主的特混艦隊,沒有提到是哪支特混艦隊。
關鍵,沒提到是哪幾艘航母。
為了找到那些航母,白止戰讓八艘巡洋艦把搭載的水上飛機全都派了出去。
這裡,充分利用了前出的第41.2分隊。
遠洋巡洋艦的水上飛機先飛往前出的重巡洋艦,進行了燃油補給之後,再出發執行偵查任務。
也就是說,在東北、東面、東南與南面,各有六架水上飛機在執行搜尋任務。
這些水上飛機以重巡洋艦為跳板,搜尋範圍至少擴大了兩百千米,基本能飛到距離“帝都”號大約700千米的海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