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3章 頑強奮戰,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亮之後,戰鬥打得異常的艱難。

梵軍集中兵力在東面與南面發起反擊,退入代奧格爾城區的當地駐軍,準確說是以警察為主的武裝人員也趁機發難,比如藏在城區邊緣的建築物內,向靠近城區,特別是控制外圍路口的帝國軍人放冷槍。

一時之間,守在機降場地的陸戰隊幾乎被敵人三面包圍,等同時在三個方向上作戰。

更加要命的是,守護陸戰隊的前線攻擊機均在天亮之前返航,而緊急派來的重型攻擊機在投下幾十噸炸彈之後,也因為彈藥用盡而失去了支援能力。至於其他的火力支援,那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受此影響,在天亮之後開始的第三輪突擊運輸,送往前線的是2個由第十七裝甲師提供的輕型炮兵連。

其中的一個炮兵連,裝備AL-100A式150毫米超輕型榴彈炮。

前面就已提到,為了增強空中突擊部隊的作戰能力,尤其是在敵後的獨立作戰能力,帝國陸軍投資研製了這種戰鬥全重不足3噸,能由10噸級通用直升機吊掛運輸的大口徑超輕型榴彈炮。

必須承認,AL-100A很先進,只是不到3噸的戰鬥全重就能讓所有“輕型”榴彈炮相形見絀。要知道,在AL-100A之前,只要大口徑榴彈炮的戰鬥全重低於10噸,就能夠冠以“輕型”頭銜。

按帝國陸軍的設想,這種榴彈炮,能夠讓空中突擊部隊獲得跟裝甲部隊相當的戰場壓制能力。

只是,理想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

因為陸軍提出的效能指標實在太高了,存在很多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的技術障礙,所以只是前期研製工作就進行了十幾年,直到去年的年初,才完成工程驗收,進入陸軍主導的軍方驗收階段。

如果不是大戰爆發,該專案說不準還要拖上好幾年。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AL-100A透過了軍方驗收,隨後就開始量產,但是受到昂貴价格的限制,AL-100A的產能非常有限。到目前為止,也只給主力部隊各提供一個連,而且都編在師直屬混成支援營裡面。

有趣的是,到底應該如何使用這種輕型榴彈炮,各作戰部隊還在摸索。

要說的話,當初立項的時候,帝國陸軍就沒有想好該如何使用這種擁有重炮威力的超輕型榴彈炮。

能夠由通用直升機吊運,其實只是啟動該專案,或者說是申請撥款的藉口。

等到研製成功,帝國陸軍才猛然發現,“直-15”在吊運一門AL-100A之後,就什麼都做不了。尤其是在海拔稍微高點的山區,別說是同時運送彈藥,多運載幾名炮手,直升機就沒辦法升空。哪怕換成“直-18”,在吊運1門AL-100A的同時,也只能運送全部炮手與半個基數的彈藥。

這有什麼用呢?

在高強度的戰鬥中,幾個小時就能打掉1個基數的彈藥。

毫無疑問,彈藥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拿使用量最多的高爆彈來說,只是彈丸就接近50千克,而一個標準發射藥模組的質量為3千克,通常會裝填5到8個模組,在算上必不可少的藥筒等裝載工具,1枚150毫米炮彈的整備質量超過80千克。

按帝國陸軍的標準,1個基數是48發炮彈與330個發射藥模組,總質量超過4噸!

如果配有增程炮彈,總質量就會超過5噸。

也就是說,即便是“直-18”這樣的重型直升機,一次也只能運送兩個基數的彈藥,飛行距離還不能超過300千米。

如果由“直-15”運送,效率會更低。

關鍵還有,AL-100A配屬給空中突擊部隊,能讓空中突擊部隊大展拳腳的,其實就是地形複雜的山區。

簡單的說,AL-100A主要是用於山地作戰。

高海拔對直升機運載能力產生的影響,就變得不可忽視。

這下,擺在帝國陸軍面前的現實就是:哪怕能用直升機把AL-100A部署到靠近前線的陣地上,也會因為彈藥補給困難而成為擺設。

如果把效能上的缺陷也考慮進去,AL-100A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為了追求極致的輕量化,達到低於3噸的重量指標,只能想方設法的減重,比如採用即將淘汰的40倍徑身管。

在研製AL-100A的專案啟動之前,帝國陸軍就已經確定,下一代大口徑火炮的身管長度必將超過50倍徑,而最後在東方集團內部確定的標準是54倍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女帝俘虜想用美人留住我?

經驗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