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0章 迴歸正途,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避免強攻,劉尊山提議借道孟國。
可惜的是,直接就被丁鎮南給否決了。
要說的話,丁鎮南不是沒考慮過,而是知道這個辦法行不通。
決定在梵羅國東海岸地區發動兩棲登陸作戰的時候,丁鎮南就產生過經由孟國,攻打加爾的想法。
只是,在左右權衡之後,丁鎮南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首先,在戰略層面就有問題。
在十幾年之前,孟國曾經是巴鐵的一部分。因為在東邊,所以被稱為東巴,而現在的巴鐵被稱為西巴。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當中,孟國遭到梵軍的圍攻,並且在短短几十天內就被攻陷。也就是在攻佔了孟國之後,梵羅國才接受了國際社會調停,並宣佈停火。對於孟國獨立的事情,梁夏帝國也愛莫能助。畢竟在當時,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了這個既成事實,梁夏帝國反對也沒用。
當時,梁夏帝國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確保梵羅國在正式停戰後從盟國撤軍。
正是如此,孟國在獲得獨立之後立即宣佈永久中立。
當然,所謂的“永久中立”不過是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或者說是在大國的夾縫當中求生存。
關鍵就是,孟國獨立建國的時候,梁夏帝國正處於戰後低谷時期,要不然也不會容忍梵羅國耀武揚威,因此在孟國最需要安全保護的時候,梁夏帝國卻無能為力,孟國當局才不得不採用“永久中立”的策略。
在實質上,孟國一直是梁夏帝國的準盟友。
早在周湧濤住進首輔官邸前,孟國當局就在跟帝國秘密接觸,磋商加入東方集團的相關事宜。
只是,在孟國入盟的問題上,帝國當局的態度一直不熱不冷,或者說不太上心。
道理也很簡單,孟國東邊的緬國是東方集團的初創成員之一。帝國在緬國苦心經營了幾十年,修建了大量軍事基地,把緬國打造成包圍梵羅國,以及阻止梵羅國向東南地區滲透的前進基地。
在包圍封鎖梵羅國的戰略體系中,孟國是夾在梵羅國與緬國之間的戰略緩衝區。
不是說緬國受到的威脅太大,而是緬國太落後,體量也太小,根本沒有跟梵羅國叫板的資本。
真要發生衝突,帝國還是得親自下場。
如此一來,一個“永久中立”的緩衝區就顯得特別的重要了。
要說的話,這也是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的後期,帝國當局沒堅持原則,承認孟國獨立的主要原因。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孟國依然是東巴,就成不了緩衝區。
這裡,還涉及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主攻方向。
雖然在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帝國一直在經營東南地區,還一度把東南地區當成是進軍梵炎洋的跳板,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在戰後吞併獅泉城,將其打造成為扼守咽喉海峽的軍事要塞,但是在戰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比如迢曼帝國過早的衰落,布蘭王國在南方次大陸的迅速潰退,紐蘭共和國在對外擴張時表現得異常的保守,導致帝國在進軍梵炎洋的時候,並沒有遇到挑戰。
嚴格說來,除了梵羅國,在梵炎洋地區根本沒有像樣的對手。
即便是讓帝國嚐到失敗滋味的波伊國,也只是彈丸小國,在戰略層面根本沒有跟帝國對抗的資本。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沒有紐蘭共和國與迢曼帝國的支援,別說是擊敗梁夏帝國,波伊國恐怕連誕生機會都沒有。
可見,帝國在梵炎洋地區的軍事戰略,也就是圍繞著遏制梵羅國展開。
在針對梵羅國的戰略包圍圈當中,緬國看似非常的重要,比如是東南地區國家,東方集團初創成員國,而且西南鐵路也從其境內透過,可是在實際操作當中,卻存在很多根本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最嚴重的,也就是其複雜的民族問題。
雖然緬國是東南地區的國家,但是在獨立之前,她屬於布梵帝國,只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中,因為被帝國陸軍攻佔,所以跟南方次大陸地區的其他國家不同,在大戰結束之前就已獨立。
因為處在東方文明與梵羅文明的交界地帶,所以緬國的民族問題十分複雜。
由此帶來的最為直接的影響,也就是帝國高層始終沒把緬國當成一個有價值的,或者說有前途的盟友。
在總體戰略上,緬國其實是東南地區與南方次大陸的隔離帶。
總而言之,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結束之後,帝國就把目光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