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8章 空中防線,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總產量才剛超過7000多輛,扣除出口的,帝國陸軍的裝備量還不到5000輛,平均每年才採購500多輛。按照30年服役週期計算,“ZT-99”根本就不可能替換所有的“ZT-80”。
其實,帝國陸軍也沒有打算用“ZT-99”替換所有的“ZT-80”。
按照最新規劃,將保留部分“ZT-80”,並且用“ZT-99”的技術進行現代化改進,包括採用最新的熱成像儀,增加炮塔的雙向穩定系統,使用1200馬力的增壓柴油機,以及安裝爆炸反應裝甲等。
完成改造之後,這些坦克至少還能夠再服役20年,等到下一代主戰坦克量產,再進行替換。
這樣一來,至少能夠節省300億金元。
帝國陸軍敢這麼做,其實是因為,按照現在的作戰理論,主戰坦克在戰略防禦作戰當中的價值並不大。
坦克是強大的戰術平臺,而現代戰爭需要的是戰略平臺。
不要忘了,坦克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地面上最強大的突擊兵器,其價值體現在進攻上。
關鍵還有,坦克遇到了勁敵:武裝直升機。
換個角度,也可以看成是帝國陸軍無可奈何的選擇。
說得直接一點,沒有足夠的坦克,又要面對西陸集團的裝甲洪流,帝國陸軍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想辦法。
相對而言,陸航的武裝直升機表現得最為突出。
在理論上,一架“直-10A”最多能夠掛載16枚重型反坦克導彈,一次出擊能摧毀16個裝甲目標!
把導彈的命中率等因素算上,一架武裝直升機在被擊落之前,在理論上能摧毀20多個裝甲目標。
其實,除了武裝直升機,帝國陸軍還有其他反坦克手段。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配發到一線部隊的輕型反坦克導彈,以及直接下發到班組,而且不佔編制的反坦克火箭筒。
不過,陸軍真正看中的,其實是還沒參與過實戰的鐳射制導炮彈。
這種在3年之前才量產,並且交給作戰部隊測試的新式彈藥,一舉把炮兵的作戰效率提高數百倍!
以往摧毀一輛坦克,需要耗費幾百枚炮彈,現在只需要一枚!
可問題是,鐳射制導炮彈不便宜,大規模裝備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少陸軍高層覺得沒這個必要。
雖然鐳射制導炮彈的命中率比普通炮彈高了數百倍,但是造價高出上千倍,在經濟上反到不划算。
此外就是,鐳射制導炮彈對使用條件有較高的要求。
總而言之,發展到現在,帝國陸軍最主要的反裝甲手段,就是武裝直升機。
要不然,不會投入巨資研製與採購“直-10A”。
可惜的是,“直-10A”的產量還沒有上來。
歸根結底,還是太貴了。
在訂購450架的情況下,“直-10A”的單價是“直-7W”的4倍,而且維護保養的費用也高得多。
顯然,“直-10A”再強大,作戰效率也肯定無法達到“直-7W”的4倍。
結果就是,“直-10A”的產量不到100架,暫時也只提供給西北、西部與南方戰區少數精銳部隊。
佔多數的,依然是“直-7W”。
現在部署在佔加拉的120架武裝直升機中,就只30架“直-10A”,其他的全都是已經服役了10年以上的“直-7W”。
所幸的是,這些“直-7W”都做了必要的改進,能搭載與使用重型反坦克導彈。
當然,也不是說“直-7W”一無是處。
跟“直-10A”相比,只能算輕型武裝直升機的“直-7W”的最大優勢,其實是對後勤保障的依賴程度較低,能在前沿基地長期部署,而且每次出動消耗的物資,特別是燃油比重型武裝直升機少得多。
在高強度的反裝甲戰鬥當中,“直-7W”才是骨幹力量。
其實,廉明陽他們也只是臨時進駐佔加拉基地。
到10月1日,如果大戰還沒有爆發,他們就將返回波沙灣,參與解放科威特,即攻打伊拉克的作戰行動。
因為只是臨時部署,所以除了直升機之外,只送來了必要的保障裝置。
在大戰爆發後,才會透過空運送來其他的保障裝置。
只需要讓戰略運輸機飛5個架次,不存在什麼問題,因此就算沒有部署到位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