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3章 空中霸王,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曆150年7月31日清晨,巨大陸腹地,巴爾卡什湖以西,駱沙聯邦共和國境內。

萬里無雲的藍天下,除了一望無垠的戈壁荒漠,以及零星的幾株沙棗之外,就只有那座戒備森嚴的軍事基地了。

遠遠的從高空俯瞰,就像頑童在海灘上壘起的沙堡。

空中,朝霞映襯下,一支龐大的機群正朝這邊飛來。為首的,是一箇中隊的8架單發中型戰鬥機。

全是去年交付的第32批次“戰-10B”戰鬥機。

與“戰-10A”,以及之前批次的“戰-10B”相比,第32批次最顯著的變化是在進氣道前段增加了2個斜置的輕載外掛點,能夠用來掛載導航吊艙與指引吊艙,從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對地打擊能力。

“戰-10B”也由此成貨真價實的多用途戰鬥機。

憑藉無與倫比的敏捷性,“戰-10B”依然是空優戰鬥機,具有第三代戰鬥機中最出色的纏鬥效能。

因為非常敏捷,操作的響應速度極快,所以在私下,飛行員喜歡在其官方名稱前面加上一個“迅”字。

一字之差,含義卻大為不同。

“猛龍”變成了“迅猛龍”。

除了敏捷之外,“戰-10”戰鬥機的另外一個優勢是便宜,不但採購價格低,使用與維護費用也很親民。

正是如此,“戰-10”成為了帝國空軍,乃至全球裝備數量最多的第三代戰鬥機。

迄今為止,僅在帝國空軍的裝備數量就已經超過了2000架,還有1000多架出口到數十個國家。

按照廠商估計,“戰-10”系列的產量將會超過5000架。

在“戰-10B”機群后面,是一箇中隊的8架雙發重型戰鬥機。

就是綽號“霸龍”,又稱為“霸王龍”的“戰-11B”。

嚴格說來,“戰-11”才是帝國空軍第一種,或者說理想中的第三代空優戰鬥機,一度被帝國空軍寄予厚望。

可惜的是,“戰-11A”在首飛之後不久就因為發動機不夠可靠而全面停飛,批次交付時間也一再推遲。

等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戰-10”已經批次交付給空軍,才用了“11”的編號。

跟“戰-11A”相比,深度改進型的“戰-11B”,主要就是換上效能更好的雷達,並且在發動機艙採用統一標準介面,能按客戶要求採用其他發動機。其他方面的改進,都以提高戰鬥機的可靠性與可維護性為目的。

要說的話,“戰-11”才是真正的純空優戰鬥機。

受波伊戰爭的刺激,在設計階段,帝國空軍就明確要求,不需要考慮對地作戰,盡最大努力提高機動效能。

此外,空軍堅持要求“戰-11”能夠執行截擊任務,用來取代專用截擊機。

結果就是,在內油係數高達0.35的情況下,“戰-11”的高空飛行速度達到驚人的2.75馬赫,由此成為了除專用防空截擊機之外,飛行速度最快與全內油作戰半徑最大的第三代戰鬥機。

攜帶4枚空對空導彈執行截擊任務的時候,“戰-11”的作戰半徑達到了1500千米。

只是,“戰-11”的缺點同樣突出。

除了敏捷性不如“戰-10”之外,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太過昂貴,就連財大氣粗的帝國空軍都吃不消。

其實,這也是“戰-10”能夠獲得帝國空軍青睞的關鍵原因。

迄今為止,“戰-11”的產量還不到700架,有接近200架出口給盟友,帝國空軍的裝備數量在500架左右。

這個規模,僅相當於“戰-10”的四分之一。

只是,沒人能否認“戰-11”是一種改進潛力極為巨大的先進戰鬥機。

早在8年多前,用“戰-11A”改進而來的“戰-11D”在空軍發起的“先進多工空中優勢戰鬥機”招標中,擊敗了由“戰-10A”改進而來的“戰-10D”,並且在去年拿到了空軍的批次採購訂單。

只是,這種多用途戰鬥機被重新命名為“戰-16A”。

因為在去年才投產,所以“戰-16A”的裝備數量不到100架,裝備該型戰鬥機的幾支聯隊依然在進行換裝訓練。

至於這種多用途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到底有多麼強大,現在誰都說不準。

重型戰鬥機後面是4架“運-10A”戰略運輸機。

做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操控武俠

看見六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