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2章 有驚無險,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庫的尺寸。

在設計航母的時候,其實就是首先根據載機要求確定機庫的尺寸,再由機庫的大小來決定航母的尺寸與排水量。

結果就是,等到“尼茲”號開工建造,而且第一批3艘的設計方案敲定後,紐蘭海軍才猛然發現,如果用F-14替換F-4,那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一支艦載機聯隊裡面三分之二的作戰飛機放進機庫。

受此影響,搭載一支滿編艦載機聯隊,至少要把40架艦載機放在飛行甲板上。

和平時期,“尼茲”級通常會少搭載1個大隊,至少1個半中隊的輕型攻擊機,或者是多用途戰鬥機。

這麼做的最大好處,其實是提高了飛行甲板的原作效率,等於是提高了出動率。

如果需要,比如在戰爭時期,“尼茲”級同樣能夠搭載一個滿編的艦載機聯隊,也就是至少92架艦載機。

要想擴大艦載機聯隊的規模,就沒那麼容易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艦隊指揮官無法迴避,必須面對的問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因為標準在機數量只有84架,也就是比“尼茲”級少了一個8架的重型攻擊機中隊,所以“紐蘭”級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透過犧牲飛行甲板的運作效率,額外搭載10多架艦載機。

這個特點,讓艦隊指揮官在做戰術安排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

如果是“尼茲”級,那就相當的麻煩。

在額外搭載了1個大隊,也就是20架F-14B的情況下,“尼茲”級的甲板效率僅平時的三分之一。

說得明白一點。

出動第一批艦載機之前,因為起飛區全部被艦載機佔用,所以只能夠使用斜角甲板前端的2部彈射器。要想達到最大的出動規模,至少要首先放飛12架F-14B,然後在3個小時之內完成出擊前的準備工作。接下來因為要回收返航戰鬥機,所以肯定無法立即組織進行第二波攻擊。

關鍵還有,這會大幅度提高航空勤務人員的勞動量。

要說,人員的問題還好解決。

在第51特混艦隊的3支航母戰鬥群裡面,各有1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而且都額外搭載了500餘名航空部門的官兵。按斯塔克的部署,在每天晚上進行輪換,由直升機負責人員的運送工作。

真正沒辦法解決的,也就是飛行甲板太過擁擠。

要是還有幾艘航母,斯塔克不會這麼安排。

只有3艘航母,還肩負決定紐蘭共和國命運的戰略使命,斯塔克沒有別的選擇。

其實,之前2天的戰鬥已經證明,額外搭載的20架戰鬥機,發揮了極為關鍵,不可替代的作用。

沒這些戰鬥機,後果將難以設想。

關鍵就是,第51特混艦隊沒在雷維亞希赫多群島那邊,而是在北東望洋,而且就在阿留群島的南面。

之前,攔截梁夏作戰飛機的那些F-14B戰鬥機,全都來自第51特混艦隊!

要說的話,也就只有3艘“尼茲”級超級航母,才能夠撐起覆蓋了幾乎小半個北東望洋的防空網。

關鍵,其實就是更加強大的航空作戰能力。

即便飛行甲板被佔用了大半,出動效率受到了影響,可是在執行單純的制空任務時,影響反到不是很突出。

說得簡單一點,只是動用放在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每天就能出動200餘架次。

如果是“紐蘭”級,哪怕是在理想狀態下,日出動量也不會超過180架次。

關鍵還有,這兩天派出去執行任務的,主要就是額外搭載的20架戰鬥機,因此艦載航空兵聯隊的實際戰鬥力並沒受到影響。在轉走額外搭載的戰鬥機之後,第51特混艦隊能夠立即進入最佳狀態。

其實,這也是斯塔克甘願冒險的關鍵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每艘“尼茲”級額外搭載20架戰鬥機,等於讓第51特混艦隊具備了兩支特混艦隊的價值。

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實際也就是如此。

如果沒有這麼安排,那麼得讓擁有2艘“紐蘭”級的第52特混艦隊參與行動,才能讓第51特混艦隊保持足夠的攻擊力量。在提前參與作戰行動的情況下,第52特混艦隊的戰鬥力肯定會下降。

不要忘了,“紐蘭”級本身就不如“尼茲”級,而且才2艘。

斯塔克最為擔心的,也就是在行動中發生意外。

開始,可以說有驚無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國爭霸系統

小小千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