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9章 迷霧重重,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要面向東望洋,即專門為海軍服務的雷達偵查衛星。

關鍵還有,其中1顆是庫存衛星,能進行變軌機動,有很強的戰術靈活性。

在某種意義上,變軌機動是軍事衛星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防禦手段。

常規軍事衛星與戰時生產的小型衛星,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有沒有變軌機動能力,或者說有沒有安裝變軌發動機。

千萬別小看這臺發動機。

重要的不止發動機,還有必不可少的燃料。

拿當今最為先進的光學偵察衛星,帝國的“鷹眼”系列來說。

在兩年前才開始發射與部署的第7代“鷹眼”衛星,總質量約20噸,其中只是變軌機動使用的燃料就超過10噸。問題是,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第7代“鷹眼”的在軌工作時間也只有8年。如果在戰時,特別是為了獲得高解析度照片,頻繁機動到200千米以下的極低軌道上,在軌工作時間還要大幅度縮短。第一顆“鷹眼”7代,就因為需要進行各種效能測試,比如在極低軌道上能獲得的最高解析度,其在軌工作時間還沒2年,在大戰爆發前就已墜入大氣層。

如果不用進行變軌機動,而且部署在相對較高的軌道上,能把偵察衛星的總質量控制在7噸以內。

也就是說,發射1顆“鷹眼”7代的重型運載火箭能夠發射3顆稍微小一點的衛星。

不說別的,只是高昂的發射費用就讓帝國空軍難以承受。

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之後,變軌機動賦予偵察衛星的生存能力,並沒在實戰當中體現出來。

大戰爆發之前,在軌執行的“鷹眼”衛星總共有12顆,其中6顆是“鷹眼”7代。

結果在開戰的時候,僅有2顆“鷹眼”7代及時完成了變軌機動,運動到相對較高的軌道上,沒有被西陸集團摧毀。另外10顆“鷹眼”衛星全都在開戰當天被摧毀,其中4顆7代衛星都處在敵人反衛星武器的攻擊範圍之內,沒能在遭到攻擊之前完成變軌機動,在近地軌道上被摧毀。

因為“鷹眼”7代的生產週期超過了1年,所以剩下2顆成了空軍的寶貝疙瘩。

其實,仍然是技術原因。

因為變軌發動機的推力太小,所以變軌機動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往往需要繞軌道執行幾圈才能完成。

和平時期,問題還不大。

到了戰爭時期,這就相當要命了。

別說西陸集團,就算是帝國空軍,也不會給敵人的偵查衛星多少時間,肯定會在開戰後立即動手。

至於那顆庫存衛星,其實是用來做測試的,之前就沒想過要拿來部署。

此外,那只是一顆雷達偵察衛星。

在5日的上午,也就是從烏木空軍基地起飛的那架電子偵察機被擊落之後,空軍就讓這顆偵察衛星進行了變軌機動,預計在2個週期之後就能迴歸,到達可疑無線電訊號所在海域上方。

準確的時間是下午4點左右。

至於更可靠的情報,比如光學偵察衛星拍攝的照片,到6日上午才能獲得,前提是補網發射的那幾顆衛星還在正常工作。

此外,光學照片也未必完全可靠。

之前已經提到,因為補網發射的衛星大多部署在中高軌道上,而且效能比較差,所以照片的解析度並不高。

不管怎樣,如果能夠拿到雷達偵察衛星的情報,也能充當戰術決策的依據。

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當然,關鍵還不是這份情報,而是一份同樣由軍情局提供的資料,準確說是一份純技術評估報告。

關鍵,跟海軍有關。

不一定只有配備了大功率蒸汽彈射器的大型航母才能夠搭載與運作像F-14與E-2C這樣的重型艦載機。

這份報告有幾十頁,而白華偉只掃了一眼,並沒有細看。

也不需要細看,因為他是這份技術報告的起草人員之一,參加了在10多年前由海軍主持進行的對比測試。

其實,差不多在20年之前,當時的白華偉還是一名20多歲的年輕軍官。

這裡,涉及到了海軍的整體戰略。

前面提到,在波伊戰爭結束之後,帝國進入到戰略收縮階段,在帝國海軍內部出現了“航母無用論”。雖然在最後,航母的價值得到承認,但是在是否需要堅持原來的道路,也就是繼續建造超級航母的問題上,海軍內部的分歧非常嚴重。以少數高階將領為首,部分軍官認為不應該繼續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國爭霸系統

小小千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