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9章 迷霧重重,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超級航母。
理由也很簡單: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海軍就“超級航母”、“中型航母”與“小型航母”的具體效費比進行了一次全面對比評估。
在周湧濤的安排下,白華偉參與了相關的評估工作。
最關鍵的一項要求,就是在噸位與尺寸小一點,沒有配備彈射器的航母上,能否有效運作重型艦載機。
取代彈射器的就是賀敬騰發明的“躍飛甲板”。
按照帝國海軍做的秘密測試,在7度的躍飛甲板上,“戰-9B”以正常起飛重量,只需要滑行110米就能夠達到每小時280千米的起飛速度,即便是最大重量,起飛滑行距離也能夠控制在190米以內。如果把仰角提高到12度,“戰-9B”只需滑行165米,就能以最大重量起飛。
此外,像“指-6C”這類艦載預警機,同樣能透過躍飛甲板升空。
帝國海軍最後依然選擇了彈射器,並不說躍飛甲板無法讓重型艦載機升空,而是在甲板運作上存在很多的限制。
不說別的,採用躍飛甲板的航母,在首部起飛區不能停放艦載機。這就意味著,在以全甲板狀態出動艦載機完成了攻擊之後,也就是回收階段,一次能夠接受的返航艦載機比甲板面積相同,採用彈射器的航母少了大約10架。反過來,也就得限制全甲板狀態下出動的艦載機。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不便。
比如,執行低強度作戰任務,需要持續不斷的出動艦載機的時候,使用彈射器的航母可以把一部分待命的戰鬥機部署在起飛區的右側,或者是左舷升降機的後面,或者是艦島左前方的區域,即便在回收返航艦載機的時候,也能使用位於起飛區左側的彈射器,確保隨時能夠讓待命的戰鬥機升空。
關鍵還有,這些戰鬥機都能滿載起飛,而且以最快速度飛行到幾百千米之外攔截來襲的敵機。
與之相比,採用躍飛甲板的航母,就沒這種能力了。
就算能夠使用躍飛甲板右側的起飛點,也只能讓待命的戰鬥機以輕載方式起飛,作戰半徑非常的有限。
此外還有,因為無法在起飛區右側停放艦載機,又要騰出降落的斜角甲板,所以處於待命狀態的戰鬥機並不多。
至於海軍最為關心的全甲板攻擊狀態,兩者的差距更加明顯。
“薛遠征”級在全甲板攻擊狀態之下,理論上最多能夠出動三分之二的艦載機,即便考慮回收返航艦載機,也能出動差不多一半。因為能夠讓留下的艦載機,特別是攻擊機去執行夥伴加油任務,所以在不考慮第二次攻擊的情況下,依然能在一個波次中出動三分之二的艦載機。
這等於說,能在大約半個小時內,派出近60架艦載機!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無與倫比的能力。
換成躍飛甲板航母,哪怕是噸位、飛行甲板面積這些都完全一樣,因為要讓攻擊機掛上重型反艦導彈執行攻擊任務,必須從左側,也就是滑行距離最遠的3號點起飛,所以能出動的艦載機,肯定無法超過40架。在實際操作當中,還要考慮其他的因素,能夠達到30架就很不錯了。
在幾年前,帝國海軍還做了一次很有趣的測試,讓一架空軍的戰術運輸機降落到“薛遠征”號航母上,然後再從航母上起飛。只是這次測試的目的,不是在航母上部署運輸機,而是驗證在緊急情況之下,能夠用空軍的戰術運輸機往航母上,或者說向艦隊空運無法空投的貴重物資或者重要人員。
當然,這些都無法否認一點。
一艘足夠巨大,而且經過了改進,擁有躍飛甲板的貨輪,能夠搭載與運作F-14與E-2C這樣的艦載機。
在北東望洋上活動的一艘這樣的貨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