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境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雲愛好者,基金會大遊戲,妄想境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明重構異聞錄》最終能夠取得什麼樣的結果,關理尚且無法預計。
不過這件事確實給他提了個醒,讓他想起自己也該開始著手關注的一個問題。
“我尋思雲愛好者是時候出現了。”關理在華文的搜尋欄內輸入“Scp”,敲下回車鍵。
顯示出來的書不多,成績也都不怎麼樣。
但這是一個明顯的訊號。
這說明《Scp基金會》總算是擁有了穩定的愛好者圈子,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
“二次創作、同人改編、粉圈風氣,各種雜七雜八的事。”他深知一個小眾文化圈成型後管理起來有多麻煩,卻不能放手不管。
在當今的資訊洪流時代,所有人都在“造神”。
明星是“神”,媒體是“神”,連作者也正在成為“神”。
幾乎沒有網路社群能夠逃脫如此“大勢所趨”的漩渦,《Scp基金會》及其衍生作品的粉絲也不能。
從關理把它放入網路的那一刻起,後續的發展便成為了混沌。
“但你看起來一切盡在掌握,管理員。”系統發言道。
關理搖了搖頭,他對自己做的事哪些有用哪些無用非常清楚,“只是見招拆招而已,順應時勢被動反應,沒有任何技術含量。”
“之前很多情況也不適合主動炒作,以後倒是可以試試……”稍稍停頓一下,他接著說,“一旦站上臺前,就算我們不去做,遲早也會有人找上來。”
毫無疑問,《Scp基金會》不出名,對主流大眾而言是個邊緣得不能再邊緣的圈子。
可與此同時,它又在另一方面相當出名。
——科幻文學、國產動畫、單機遊戲、網路小說……
或者用一個更加明確的標籤來進行限定:部分AcGN文化社群。
這裡各方矛盾重重,資訊變遷極快,向來都是亂象橫生之地。
整體還呈現出不斷低齡化的趨勢……
就以眼前的網文圈作為例子,足以窺見穩中藏亂的一角。
網文是個被商業化統治的文學創作市場,這裡的作者和讀者之間,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
傳達者與傾聽者?偶像與粉絲?
都是,又都不是。
每一個作者踏上寫作之路,都一定是因為自己要表達什麼。
賺錢?也只有那些連門都沒入的人才會覺得網文很好賺錢。
同樣的精力花在其它行業,成功機率絕對比網文高。
而更多人選擇成為作者,只是想過要寫。
可能不是多麼深刻多麼高尚的想法,但一定是想過的——
“我想要寫出什麼樣的作品,我想要打動讀者”。
對成名者來說,尤其如此。
如果不是因為喜歡,根本不可能堅持下去。
文字是他們思維的對映,能夠真正蝕刻記憶的,只有附屬其上的心靈之重量。
讀者在茫茫資訊海洋中搜尋,偶然遭遇一剎那迷人的靈光,被書中的故事與情感所打動。
他們的靈魂在那一刻交匯,得見別人眼中的世界。
於是喜歡上一本書,開始關注一個作者。
……如果真能這麼簡單,就好了。
而實際的情況則是,這種理想狀態幾乎不存在。
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再有。
網路的高速發展拉進了寫作者與閱讀者之間的距離,把“作者”拉下文學的神壇又將其捧上輿論的高峰。
這不衝突,一點也不。
讀者可以一邊罵著某個作者文筆垃圾三觀不正一邊對某個作者的所有話都奉若真理。
——“網路造神運動”
很多人自詡為無神論者,殊不知自我早已叛變,信仰著沒有神名的虛擬形象。
“很有趣,真的很有趣。”關理對這一看似悲哀的事實沒有絲毫的負面看法,“戲劇化的故事每日上演,是前所未有的精彩時代啊。”
無論是放棄思考,還是時時自醒,都只是個人的生存方式。
力求獨立思考的人總能看到更多,但活得很累,還經常被氣個半死。
隨波逐流者看似愚昧,實際上可能只是懶得去管,快樂吃瓜就完事了。
沒有讀心術,誰也不知道別人腦子裡在想什麼。
所以,他人的想法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僅僅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