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7章 京師之殤(三),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煩請公公通報,吏部尚書夏邦謨請求面聖。”夏邦謨對守在御書房外的孫彬請求著。
面對夏邦謨的請求,孫彬有些為難。
嘉靖帝似乎也料到了有大臣會來求見,從早朝回來時就囑咐了孫彬,所有大臣求見一律擋回去。
“皇上有重要奏章批閱,一律不見。”孫彬對嘉靖帝的交辦也是不敢馬虎。
“臣求見皇上所要奏稟之事也是關乎我大明朝社稷安危的大事,還是煩請孫公公通傳。若是皇上說不見,那臣也算是盡到了臣子的責任。”夏邦謨也是明白不行非常之手段今天恐怕是見不了皇上的。
孫彬知道夏邦謨是不敢狂言而犯下欺君之罪的,現在見夏邦謨說得如此的嚴重,又不敢細問,一時之間到是有些猶豫不定。
“孫公公,如此重要之事臣是承擔不起責任,也是不想把這個延誤的責任讓孫公公你來承擔,所以也才這般的一再請求你通報。”夏邦謨為了家眷的安危也算是豁出去了,對孫彬恐嚇的手段都用上了。
若是在平日孫彬又何懼夏邦謨的此番威嚇,只是現在韃靼人把京師圍得水洩不通,形勢萬分危及,在這個檔口是誰也不敢冒那千分之一的危險的。
孫彬面露難色,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夏尚書你等著,本公公這就去給你通報,只是皇上見不見你,本公公也會給你一個回話。”
“那就有勞公公了,本官不會忘記公公,大明的子民也不會忘記公公。”夏邦謨適時地恭維一番,給孫彬戴了一個高帽子。
吏部尚書夏邦謨這個時候求見,還是很令嘉靖帝有些意外。嘉靖帝想的這個時候最想面聖的應該是嚴嵩和兵部丁汝夔,而不是他夏邦謨。
“夏邦謨一個吏部尚書不會也來參和這事?”嘉靖帝在心裡問著自己。
嘉靖帝明白開啟京師的城門放任韃靼人搶劫,這是大罪,事態平定後,那朝廷為了平息民眾的憤怒勢必要有人出來頂缸的。這個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嚴嵩和丁汝夔。
對於嚴嵩過往的言行,嘉靖帝早已有些看不慣的了;久居高位,權力慾是越來越大,膨脹得都快控制不住了,所以嘉靖帝也暗生了除去他之心。
“傳吏部尚書夏邦謨覲見。”嘉靖帝最終還是不認為夏邦謨此時所奏之事與那固守紫禁城有關,所以嘉靖帝准予夏邦謨面聖。
“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夏邦謨伏地大呼。
“夏愛卿平身。”嘉靖帝此時顯得是十分的親和。
“皇上,臣參首輔大臣嚴嵩一本,嚴嵩身居閣老之職,在朝廷危難之際,不竭力報效朝廷,還枉用聖上的信任藉機大肆斂財,敲詐同僚,排除異己,其目的昭然若揭,是想,是想達到挾天子而令諸侯之目的。”夏邦謨義憤填膺,是越說越氣憤,到最後已是氣不成聲。
嘉靖帝並不為夏邦謨的表情所動,只是待夏邦謨情緒稍平穩後才說道:“夏愛卿所言可有憑據?”
夏邦謨此時表情義憤,心裡卻是十分地冷靜,聽聞嘉靖帝這樣問,而是沒有直接叱責他攻忤朝廷重臣,夏邦謨就感覺到有希望撬動嚴嵩這塊磐石。
“皇上,大明乃是聖上的大明,同殿臣子也是聖上的臣子,其生殺大權皆是在聖上之手,可那嚴嵩憑藉手中的權勢,欲將忠誠於皇上的異己排除在遷入紫禁城之外,實在是趕盡殺絕。”夏邦謨是不能再繞彎子了,否則他來的目的就要落空。
“遷入紫禁城?”嘉靖帝被夏邦謨冒出的這句話驚得是一身冷汗,“是想謀反嗎?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夏邦謨見嘉靖帝的驚訝與憤怒,知嘉靖帝是會錯了自己的話意,連忙補充道:“嚴嵩令兵部下令開啟京師城門,放任韃靼人入城,可在這之前嚴嵩要將平日裡仰他鼻息之人的家眷皆遷入紫禁城,以便躲避兵災。”
嘉靖帝明白了遷入紫禁城的真實意思,也才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是擔心在此危難之際若是京師內有人謀反,還真是不好辦的事情。
嘉靖帝現在經夏邦謨一說還真是覺得保護大臣們的家眷是一個大問題。京師城門一開啟,那將是無一塊彈丸之地是安全的,而那些大臣們的家眷又都是在京城之中,要想的開啟京師城門的計劃得於實現,並且儘可能的減少震盪,保護大臣們的家眷是必不可少的。
嘉靖帝現在更是明白了若是嚴嵩真的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奏請,他嘉靖帝也只有准奏的這一條路,否則滿朝的文武大臣必會糾結到一起來抗拒執行。
嘉靖帝想朕准許他們遷入紫禁城躲避兵災,是朕對大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