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部分,重生之武道無雙,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熬體力和強化身體素質一樣,靠拼命苦修和無腦的重複就能嫻熟掌握。
徑自走入藏經閣的大殿,看見坐在石臺裡邊的並非獨臂老人,而是一個古稀之齡的酒糟鼻老頭,正抱著一本書獨自看得入神。
而石臺邊一名白衣長裝的青年正舉步往樓層上走,聽見門口的腳步聲下意識的回過頭來,朝文一鳴的方向看去;當二人目光相交時,眼中不約而同的閃現出一股冷意,彷彿刀兵相交。
第九百四十一章:夜舞霜之死(二)
鄧傲薇和康通兩兄弟與文一鳴閒聊了幾句後,分別留下了通訊號便告辭離去。
而文一鳴與童強用過午飯,在內門區閒逛了一圈,天南海北一番胡侃亂調後。文一鳴也告別童強,徑自回到了自己的石屋。
從內門區到核心區有一定的距離,文一鳴在路上反覆的思索總結和花有昆戰鬥所帶來的收穫。
他很清楚,自己看似贏得輕鬆,其實並非如所有人心中想象的那般容易,那般震憾。畢竟煉體九層初期和煉體九層大圓滿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以半步武者的修為跨階越級堪堪三個層次,在稍有天分和底牌的武修中並非絕無僅有。
隱匿術讓大家看到了三級跨階的場面很明顯是假象,這也讓花有昆輕敵而失去了全力發揮的機會;他毫不懷疑,花有昆還有很多手段都未曾施展。即便如此,他現在雙臂的痠麻都依然未徹底恢復過來。
這讓他清楚的認識到,接下來三個月的修煉方向,必須高強度的進行身體素質熬煉;否者他的實際戰鬥力根本無法完美髮揮,這是一個致命的硬傷。
另為,他也感受到了越級跨階戰鬥的種種不足,以及細微處的差別。這是他以身相試的親身體驗,使得他的理解更加深刻微妙,這也是很多練武之人所忽視的地方。
武道一途,除了耐得住枯燥乏味的寂寞修煉,還要具備敢於突破自我、挑戰極限的強大上進心;試想,哪一門武學、功法、武技不是用無數的生死交戰總結創造出來的,其中包含了多少創造者的鮮血,心力和汗水。
而內家拳更是無數先輩在戰場殺敵中用生命凝聚而成的戰鬥精髓,若是不經歷生死磨礪就想順風順水的得以提高,那無異於痴人說夢。這也是修煉內家拳者多如牛毛,而最終攀上巔峰者卻稀如鳳毛麟角的根本原因。
特別是內家拳修煉出暗勁之後,交手中兇險無比,一不留神便會深陷絕地;就更別說之後的化勁境界了,分秒之間生死立見;武道修為可以循序漸進,慢慢修煉積累;但生命卻只有一次的機會,有多少人敢於以身犯險,用寶貴的生命來提高戰鬥力。
文一鳴正是看通了這一點,才會上演雙城廣場那一幕。
進入石屋,文一鳴拿出兩部典籍,的第一層修煉他已初步掌握,後面的八層他準備在修煉的閒暇之餘將其背誦理解,而他同樣準備將其記憶下來,作為輔助修煉。
眼下首當其衝的並非修煉各種武技提升戰鬥力,因為有內家拳的支援和前世的戰鬥經驗,他的實戰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要想突破這個瓶頸必須要提升修為,而修為真正爆發時卻離不開強悍的身體,練就一具高強度的肉體那才是重中之重,這是所有功法武技的高樓基石。
文一鳴在記憶裡不斷搜尋當年在國安密案書庫裡研讀過的失傳典籍。
經過一系列的篩選,最終睜開雙眼,自語道:“!就它了。”
文一鳴所謂的全稱,據說是達摩祖師所著,但文一鳴並不這麼認為。
歷史上的達摩是不會武功的,但通曉印度的瑜珈。他的一生很苦,到中國弘法大乘佛教之時,正值南北朝的分裂時代,社會治安極差,民心凋敝。人在苦難之中的毅力是巨大的,那就是堅持著他心中的信仰。
而達摩的那種信仰就是所謂的禪宗理念。簡單說,達摩在文一鳴心中相當於一個傳教士,在少林的確是傳下了不少的養生之法,但卻不是所謂的高深武功。
歷史上流傳下來不少關於達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戶曉、為人樂道的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這些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都表達了後人對達摩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就好比後人神話借東風的諸葛亮一樣。
而他的造詣主要是體現在禪理佛法和經綸之上。
並非是拳路技擊、格鬥之法,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內壯硬功的理論及修習方法。
裡記載有許多功法,書中不但介紹了多種上乘內功,還詳盡地介紹了將身體練至堅硬似鐵的內壯硬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