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師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要找出路,衛臨巔峰,鐵師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磊的家庭情況算是比較特殊。
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拋下了母子倆,從此再沒有出現過,所以在陸磊的記憶中,幾乎沒有父親的影子,都是他母親一個人辛苦把他拉扯大。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的變故讓陸磊遠比同齡人更瞭解生活的艱辛,尤其是十三四歲的半大小子正是逐漸出現攀比心理的時候,更能對比出陸磊的成熟和懂事。
從小到大,他從來都不會主動要求母親幫他買這買那,一次都沒有。
有時候在學校裡看到同學穿著新款的運動裝,或是帶著最新款的遊戲機四處炫耀,就算心裡再羨慕,他也總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允許自己有過多的虛榮心。
小孩子的自尊心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05年的時候,上海的人均月收入不過2000元出頭,雖然在全國已經算是領先水平,但相對的,物價和生活成本也不低。
家裡的唯一收入來源是依靠母親一個人在外打工的微薄收入,日子總過得緊巴巴。
和那個年代絕大多數婦女一樣,90年代經歷國企改制大潮之後,陸磊的母親從國營紡織廠下崗,投身到了市場經濟的大潮之中。
可以想象,一個初中剛畢業就頂替長輩進入工廠上班,缺乏學歷和其他職場技能的普通婦女,想要在下崗後重新找到一份薪水可觀的工作,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即便她每天勤勤懇懇起早貪黑,在外打工的收入僅僅只夠母子倆勉強餬口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生活質量。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陸磊加入上海青年隊,有了工資和津貼之後,才逐漸改善。
陸磊回到家,正是吃晚飯的時候。
母親這個時候還在上班,所以陸磊只能自己弄些東西吃。
母子倆住的房子是之前紡織廠分給困難家庭的一居室,面積將將四十個平方,雖然沒有過多的陳設,整理地也十分乾淨,但一眼看上去仍然顯得有些逼仄,五斗櫥、四方桌、老電視,擠了個滿滿當當。
陸磊一屁股坐在老式的摺疊沙發床上,看著屋裡的各種陳設,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他意識到貧窮,是擺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關卡。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他會在四年後領到自己的第一筆工資,但這也意味著他要讓母親風裡來雨裡去,辛辛苦苦再勞碌四年,一個單親母親,既要討生活,又要照顧兒子,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
難道還要讓母親再熬一邊這樣的日子嗎?
坐在沙發床上,陸磊靜靜梳理了一番思緒。
現在的他不需要去考慮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使得自己重新回到了這個世界上,既然回來了,就得先找個辦法改變目前略顯窘迫的生活狀況。
但他發現自己雖然知曉未來十幾年世界的發展方向,但一時間也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比如買房。
他明明知道未來十幾年國內的房價會像坐火箭一般地竄上高位,只要買房,一定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但他一來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目前市中心的房價差不多在每平米一萬元左右,和未來動輒十多萬的價格相比幾乎和白送一樣,可即便如此他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買房,銀行也不可能貸款給他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
二來,房價增值的速度雖然快,但也還沒有快到能夠立刻變現,改善生活,他哪兒有那麼多時間去等房價慢慢漲起來。
又或者,陸磊想到去投資那些未來叱吒風雲的大公司,大人物,或是熱門行業。
05年這會,京東草創,傑克馬的淘寶剛剛站穩腳跟,騰訊也不過才在香港上市,生機勃勃的華夏大地可以說遍地都是機會。
但問題是陸磊不管是前世還是如今,都不是一塊做生意的材料,就算是擁有未卜先知的優勢,知道未來的發展軌跡,他也沒信心一定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商界立足。
“那一個個可都是人精啊,自己一個搞體育的能弄的過他們?”
所以仔細想想,陸磊發現想要出頭,還是隻能依靠籃球。
……
……
站起身來對著鏡子,陸磊仔細打量著自己的身體。
十四歲半,1米81的身高,但體重只有可憐的六十公斤,在普通人當中都算是偏瘦的,要是真上了職業賽場,根本經不住高強度的衝擊對抗,雖然此刻他的速度、協調性和敏捷性都堪稱頂級,但力量和對抗上的巨大劣勢會成為他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