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章 王府近況,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的一排水車,最終流入王府前的河水,出城後在下游重新匯入大江。
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長度足足有十幾裡,覆蓋面積方圓數里,由祝融負責,但因不怕水的水泥存在,還有水輪半數以上是現成的,實現起來變得更加簡單。
從此之後,王府的水力動力實現可控,接著重力勢能,能量更加龐大。想用時拉起水閘,停用時放下水閘。如果降雨,水位暴漲,則截斷蓄水池上游水渠便可不受影響。
水渠落成開工之日,王府舉行盛大典禮,張燈結綵,大擺酒宴。
不止王府所有管事,詩語、嚴毢、嚴昆、起芳都從各地趕回來,就連當朝宰相王通、樞密使冢道虞、開元府尹何昭、戶部使湯舟為、翰林大學士陳鈺、侍衛軍馬軍指揮使趙光華、鴻臚寺同知包拯等人也受王府主母阿嬌邀前來赴宴。
尋常百姓只覺得熱鬧氣派,心裡仰慕平南王,可許多人卻看出不同尋常的味道,因為有太多人物。
王越自不用說,冢道虞老了,可他依舊是樞密使,而湯舟為乃是三司之一首官,加上趙光華等人,都快三分之一個朝廷了。
他們自然不會去關注平南王到底建了個什麼東西,也沒興趣,因為在他們看來,那只是個噱頭,平南王聚眾而黨的噱頭,與他們心中的大事想比,他建個什麼東西根本不重要。
.......
冬日空氣日益寒冷,可控的水輪開始日夜不停飛速轉動起來,帶動眾多作坊,王府府庫中的“瀟鋼”儲存與日俱增,除去鑄造大炮和遂發槍,還有一部分鑄造成農具,成為王府的新商品流向各地。
口碑反應越來越好,一切都是預料之中,不好怎麼可能,因為那可是工具鋼級別的鋼鐵!
各大商家紛紛找上門,又是託關係又是送錢送禮,想從王府手中接過農具的生意,不過李星洲早就交代過詩語,其它東西可以批發,王府生產,各大商家幫忙銷售,王府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但唯獨只有王府的特製農具,寧願不要利,也必須王府親自售賣,不得批發給各大商家。
因為作為農耕國家,農具就是百姓的命根子,如果落到商家手中,他們一定會不惜代價炒高價格的。
李星洲想賺錢,但他不缺那些錢,就這樣,王府大批好用又實惠的農具最先流入京西路,京東東路,京東西路等大片地方,又隨著大船南下賣到蘇州、瀘州、瓜州、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劍南路、福州等地。
平南王府的口碑也開始大範圍傳播開來。
民以食為天,對於農耕國家來說,農具的意義不可估量,平南王此舉就是惠天下百姓。
以至於在平南王之前解救過的蘇州、瀘州、瓜州一帶,乃至與之距離很近的劍南路,有百姓自發開始為平南王設祠。
更為有趣的是,一些巴蜀之地來京城的客商在與王府做生意的時候也說到蜀中之地也有人為平南王立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