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8章 夏國的無奈,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兩人,李星洲沒什麼好隱瞞的,“向金國出兵我大致分兩路,海路和陸路,海路二位將軍不必在意。

而陸上大體又分兩路,以太行山為界,東面以新軍,關北軍,禁軍為主力,攻取山海關,遼西走廊。

西路軍戰略目標只有一個,便是大同府,攻下並守住大同府就是兩位將軍大功。”

“殿下,下官定會盡力而為。”楊文廣拱手錶示決心。

“我們折家願為殿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折惟忠單膝跪地,李星洲明白,比起楊業,他更加急於表忠心。

邊關外將,數年甚至十幾年才有機會進京一次,最怕的就是被懷疑忠誠。

這就是他的另外一個巨大優勢,那就是知道歷史大勢,因為知道,所以他明白折家和楊家大機率是靠得住的,也正因如此,很多事他才敢這麼做。

李星洲親手扶他起來:“折將軍儘管放心,我話也直說,對於折家我是十分放心的,折將軍為國為民,在邊關貧瘠之地苦戍數代人,我都明白。

這次請兩位將軍入京,不只商議戰事,還有趁著天氣轉冷,北方戰事停歇,讓老將軍小住幾月的意思,在京城享享福吧,這本是你們該得的。”

李星洲感慨:“我景國北邊三道屏障,西北折家,太原楊家,真定魏家,若無你們守護,京城還有南方百姓哪得安享如此太平繁華,可偏偏你們這些人卻都沒機會享受你們守下來的太平,這是世間最大不公了......”這是古時道路交通困難導致的難題,往往中央紙醉金迷,邊境血流成河,士兵處境艱難。

“難得來了,就小住幾月吧,遊山玩水也好,見見繁榮景緻也好,我給你們出資。”

“王爺!”折惟忠老眼佈滿淚花,大概從未有人為他們這些邊軍設身處地想過吧,邊關的血腥太遠,朝中大臣和皇上多數時候入目都是一片繁榮。

“王爺這麼厚待,老臣.....老臣.......”折惟忠感動的抹了眼角眼淚,又有些緊張,這個西北大漢嘴皮不靈活,不像京城官員那麼知道如何體面應對各種狀況。

“折將軍不必多言,我知道。”李星洲擺擺手,“正好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皇上肯定會召你們入宮赴宴,你們帶來那些東西就帶回去,到時候呈送皇上,我這裡不用。”

“王爺.......”

李星洲抬手,不容置疑的說,“此事就這麼定了,邊關我去過,那樣的地方人活著都難,能湊出點好東西不容易。可朝中很多人是不明白的,做做樣子罷。”

楊文廣連連拱手謝恩,折惟忠一個字也說不出來,臉色通紅憋了半天最終說了一個“是”字。

當天李星洲留他們下來吃飯,正好趕上詩語父親那邊送來自家養的秋鯉,秋魚肥美,也算他們兩有口服了。

中途他又跟兩人說了很多邊關的各種事情,令李星洲大開眼界,他很喜歡與這樣見多識廣的人說話。

而且他如今雖是皇儲,卻習慣少展現高高在上的一面,與兩人相談甚歡,下午才送來人回住處,隨後又給每人送了兩千貫錢,是用馬車拉過去的。

和兩人談話之後李星洲也感覺出來他們是有真材實料的,而且可以託付。

李星洲和折惟忠談了對河套地區,河西走廊的看法,結果也不謀而合,都認為是必爭之地,此前折惟忠就上書說過趁機奪取蠶食河套地區的事,他很贊同,但此時朝廷戰略重心在東面,無法分心。

接下來幾天,李星洲時常與兩人見面,談論很多,很快到八月初七,他一下高興不起來了,因為令他頭疼的人從南方回來了——起芳。

........

夏國,北方,金佛塔中正有眾多軍士不斷出入,手裡搬著各種各樣禮佛器具,甚至還有大小佛像,菩薩像,燭臺等等。

因為這些物件大多鑲金鍍銀,夏國信佛,皇家園林中有許多佛塔,不過這裡不是皇宮,這只是夏王李繼北逃之後的臨時行宮。

不過李繼依舊各方搜刮建了一座金碧輝煌的佛塔,好讓皇室成員在這燒香祈福,祈求佛主庇護。

不過最終佛主沒有保佑他們,皇族的軍隊一敗再敗,救了他們的反而是景國,從景國購買的大量強弓硬弩讓他們守住了最後防線,隨即有了反擊機會。

既然佛主不管用,此關鍵時候,也只能求景國人,國庫中金銀快消耗空,李繼緊急下令,將新建的佛塔趕忙拆了,蒐集其中金銀繼續和景國人做交易。

佛塔西面一里多,李繼的臨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精靈之外掛是幸運值爆表

蘋果不需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