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5章 戰略,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非皇帝御駕親征,或者敵人殺進皇城,他們才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即便十年前吳王造反,皇帝最危險的一次也沒有上直親衛什麼事,叛軍被瀟王擋在了武關。
總之,如今難得有這麼一個上陣殺敵的機會,衛離也好,上直親衛也好,都十分激動。
待軍隊緩緩出發,李星洲才牽過眉雪,準備趕上去,沒走幾步,卻見門前老枯樹下站著幾個人。
是皇后扶著老皇帝,地上墊著毛氈,墊在雪裡,旁邊何昭和福安陪同,兩個小太監提著燈籠站在後面,其中一個小太監腳有些瘸。
李星洲走過去:“拜見皇上,皇后娘娘。”
皇帝面無表情:“記住朕說的,二十五之前,不管有無戰果,都必須會來。”
他點點頭。
“去吧,早去早回,待你回來,朕......有話對你說。”
皇后拉著他的手,將一個漂亮瓷瓶交到他手中:“這是宮中御醫給我配的上好參丹,山中苦寒,可別冷著,每天早晚吃一顆,能禦寒。”
李星洲點點頭,“我走了。”何昭在一邊一言不發。
他拉了拉眉雪,眉雪乖巧的嘶鳴一聲,轉頭想著城南而去。
........
隨後,他們匯合城外廂軍,廂軍中有正規軍隊五百,輔兵三百,馬牌一百二十匹,已在參林帶領下集合完畢,押運著輜重糧食等候他們。
隨後合軍一處,天矇矇亮就離開江州城,向北進發。
天完全亮明之後,雪也停了,大道寬闊,十分好走,路是石頭鋪設的,能過馬車,畢竟這是主道,軍隊走起來也方便,路上還時不時能遇到行人,一見大軍,連忙嚇得躲到路邊。
上直親衛和廂軍都對服裝裝備怪異的新軍十分好奇,不斷張望,竊竊私語。
等到中午埋鍋造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到達太行山腳下丹水和大河交界之處。
李星洲看著延綿北上,寬達十幾米的丹水,心中也不平靜,這條河養活了無數人,也埋葬了無數人。
丹水為中心,東西兩岸有著眾多村寨,城池,而丹水上游,還埋葬著數十萬千年前秦趙兩國將士。
部隊停下休整,參林趁機來到他身邊,拱拱手道:“王爺,屬下還是不明白,抽調兩百步軍成火槍手?可這樣一來廂軍中的步軍已不足百人了。”
“不是還有上直親衛嗎,他們又五十個,湊起來能有百來號人。”李星洲道。
“可也不夠啊,山中本來就路徑狹窄,加上大雪封山,能走的道沒多少,只能前後拉開,到時肯定會短兵相接,如前方步軍頂不住可就出事了。
再者......王爺,敵人比我們多,沒小道走,就是逼著人合一處,那對我們可十分不利......”參林道。
參林確實很有見解,冷兵器時代接敵面積很重要,所以****鬆散,前後脫節,隊形就很重要,越緊密越好。他們人少,對面人多,對面人如果分散,他們就有機會。
可大雪封山的情況下,雙方要是交手,兵力必然集中,他們也沒法小路迂迴、牽制、繞後,只能正面接敵。
這樣一來,對他們是十分不利的,因為黑山匪至少有兩千,還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全數出來。
參林想法是對的,他不似衛離那樣盲目樂觀,可李星洲有自己的打算,之所以冬日出兵,一來等不到明年,二來打個出其不意,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新軍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是反過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