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6章 蘭花?,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徽宗以自己寵愛的太監童貫為帥北伐,當時遼國只有剩殘兵敗將和南京。
結果兩次出兵,第一次二十萬,第二次十幾萬,兩次被遼國殘兵敗將打得丟盔棄甲,損失慘重......
這其中主要就是耶律大石的功勞。
最後童貫沒辦法,只能出錢請金國幫他們打下南京,結果錢一送到,頃刻之間金人便攻下幾十萬宋軍輾轉數次,耗費無數錢財都沒辦法攻克的南京城(今北京)。
然後童貫大搖大擺的帶著敗軍回去邀功了,告訴皇帝他攻下了南京,宋徽宗還高興著呢,大加封賞,殊不知都要亡國了。
憑著良心說,不管是誰,看到這樣羸弱搞笑的宋軍,這樣腐敗無能的國家,卻佔據中原沃土,誰不心動?
其實讓完顏阿骨打有伐宋之心的,很大可能就是這兩次攻打南京城,看透了宋軍太弱的本質,至於後來各種事件,無非是找到藉口罷了。
現在的情況也是,故意留一個南京城,很可能是完顏烏骨乃想看一看景軍戰鬥力,權衡打下遼國之後,他們有沒有能力繼續南下。
所以打南京,不只是開疆擴土那麼簡單了。
聽完他的話,皇帝沉思了一會兒。
冢道虞也皺起眉頭,“這話不無道理,金軍接連攻伐,自己也有損耗,需要休養,若見我景國軍威盛,則會掂量掂量,軍威弱,則說不定直接趁勢南下。”
諸位大臣也議論紛紛,沒想到一席酒宴,最後變成了談論國家大事。
又說了一會兒,皇帝就回宮了,走之前也沒有放下話來,顯然他還在猶豫,到底是徐徐圖之,還是像冢道虞所說的,必須傾盡全力,急速拿下南京城。
為不使外人察覺引起恐慌,眾位大臣一直等到差多不十一二點左右才陸續離開,當然留在這也沒人能吃得下飯,只是不停喝酒,又談論起邊關戰事,除了胖子湯舟為,李星洲算是明白,他這麼胖是有願意的。
冢道虞難得跟他說了兩句,“王爺見識卓絕,是可造之才。”之類的話。
李星洲尷尬一笑,那可不是他的卓絕見識,而是血淋淋的教訓,宋朝丟了半壁江山就是這麼開始的。
如今,景國可謂兩面告急,西北西夏入侵,北方金國威脅,真是多事之秋。
大廳之外的官員並不知道,還在高談闊論,十分熱鬧。
宴會一直到下半夜,才陸續散場,王府燈火通明收拾殘局,府中丫鬟家丁都十分高興,畢竟這麼熱鬧,來了這麼多大人物,連皇上都來了,說明王府得勢啊。
送走德公後,經歷了這麼大的變故,李星洲卻有些徹夜難眠,定定坐在屋裡桌邊。
西北邊陲就這麼丟了,他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現在才回過神來。
如今西夏,在漢朝就是涼州一代,後世的甘肅省一代。
這裡在歷史上留下許多濃墨重彩,因為它有河西走廊。
向西南連通青藏高原,走北上連通蒙古高原兩大遊牧民族聚居區,而出河西走廊,則會進入西域,連通中亞,就是溝通西方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
大名鼎鼎的敦煌就在狹窄地帶上,而“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陽關和玉門關也是漢朝時設在走廊口的雄關。
總的來說,西夏戰略意義重大,這種意義來自未來的他更加能理解,所以他才會比常人更加關心這一片土地上的得失。
如果說奪回幽、雲之地是歷代景國皇帝的夙願,那麼控制河西走廊就是李星洲自己的。
有了河西走廊,景國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可惜了,現在西北重鎮唐隆一丟,這個願望變得遙不可及。
“河西走廊啊!”李星洲嘆口氣,腦袋一暈,慢慢睡著了。
........
第二天,王府裡熱鬧依舊,下人們還在收拾昨晚宴會留下的東西。
李星洲難得早起,秋兒和月兒進來服侍他,一如最初的時候,然後他讓兩個小丫頭給自己搓了個澡,男人啊,一旦學壞了,就再難改過。
最後和兩個臉色酥紅的小丫頭吃了早餐,開始晨練。
昨晚得到的資訊量實在太大,他現在腦子裡還是亂哄哄的,滿腦子是西夏,遼國,金國.......
一圈跑完,練了八極拳架子,又抖大槍,直到滿身大汗,才感覺舒服許多,鬱悶和沉重消散許多。
可這一下,他又得洗澡了,回到小院的時候,月兒去香水作坊了,秋兒又去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