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觸電的帝國,吻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政狀況頓時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恰好這個時候,胡雪巖向滙豐銀行所借的一筆款項到期,需要償還本息共80萬兩。這筆錢本不是胡雪巖私人所用,而是由他做中間人向外國銀行所借,還款的時候也是由他出面為國家先行墊付,再由各地財政給他補上。若在平時,這80萬兩銀子還不在胡雪巖眼裡,隨手就墊上了,但無奈此時青黃不接,他也只好眼巴巴地盼著上海的協餉能儘快到賬了。

盛宣懷手握電報資源,對胡雪巖的財務狀況瞭解得一清二楚,他敏銳地意識到,最佳的時機已經到來,和這個老對手鬥了近十年,這場戰爭已經到了最後一次進攻的時候了。於是他親自來到上海,利用李鴻章的官威使上海道臺邵友濂答應,將這筆協餉往後拖20天。

可憐胡雪巖這時還沒有看出此事是盛宣懷在後面搗鬼,他左等上海協餉不來,右等還是不來,而這時候滙豐銀行在盛宣懷的鼓動下,已經開始催逼債款了。無奈之下,胡雪巖只好從自己的私產阜康銀行裡抽出80萬兩,先還了滙豐銀行。

透過電報,胡雪巖的每一次大筆調款活動都逃不過盛宣懷的眼睛。當胡雪巖支付完畢,阜康銀行庫內乏銀之際,盛宣懷立刻發動了總攻。一方面,他託相熟豪紳大商到阜康銀行提款擠兌;另一方面他又透過電報的傳播力,以上海為中心,在各地散佈“胡雪巖蠶絲生意大賠,阜康銀行已面臨倒閉”的謠言。一時間人心惶惶,取款的人踏破了阜康銀行的門檻。

胡雪巖眼看擠兌風潮即將形成,急忙趕往上海坐催協餉,同時還向北京發電報,懇求坐鎮軍機的左宗棠援手相助。但邵友濂得到風聲,已經躲了出去。而胡雪巖發出的求援電報,卻被盛宣懷嚴令扣下,根本一個字都沒有發出去,在北京忙於軍務的左宗棠又怎可能知曉江南這邊已經要翻天覆地?

此時擠兌風潮愈演愈烈,胡雪巖只好把自己的地契和房產都抵押了出去,同時廉價賣掉積存的蠶絲,希望能熬過這一難關。無奈大勢已成,無力迴天,一代商聖胡雪巖,此時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賴以起家的阜康銀行轟然倒閉。胡雪巖這時才得知,幕後的黑手竟然又是那個盛宣懷,狂怒之下,嘔血升餘,昏了過去。

第二年,憂憤中的胡雪巖病死。年邁的左宗棠眼見自己失勢,北洋的氣焰大張,不堪打擊,也在同年逝世。

到了20世紀70年代,3位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和邁克爾·斯彭斯提出了“資訊不對稱”理論。這一理論明確指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資訊的瞭解是有差異的;掌握資訊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資訊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這一理論為股市升降、商品銷售等很多市場現象提供了理論依據,很快成為現代資訊經濟學的核心,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

盛宣懷打贏胡雪巖的這最終一戰,非常完美地詮釋了資訊不對稱理論。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勝負的戰爭。撇開盛、胡二人道義上的孰是孰非先不討論,單從對時局的把握和對通訊技術的利用上來講,事態的整個發展走向基本完全按照盛宣懷的設想進行,幾乎每一次打擊都落在了胡雪巖的七寸上,可以算得上是完勝了。

在這場以“天下第一官商”的頭銜為獎品的戰鬥中,盛宣懷始終牢牢握緊了電報這個最有力的武器,利用壟斷資源精確地掌握對手的情況,貫徹實施自己的意圖,判斷出手的時機和力度,還扼制了對手的資訊傳遞,一鼓而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雖然作為一名舊時代的官僚加商人,盛宣懷不可能有那麼高的水平來總結出自己這一勝利的意義和理論基礎,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他卻憑著商人的本能,將資訊不對稱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一戰,也就隨之隱隱有著20世紀現代資訊化商戰的神韻了。

介紹完了盛宣懷和胡雪巖圍繞著電報展開的這一場龍爭虎鬥,我們掉回頭來重新梳理一下盛宣懷在電報事業中的助力和重要地位。

話說從頭,盛宣懷當年挫敗胡雪巖染指電報事業的意圖,並得到清廷的允許後,開始著手建立電報總局,並擬定《開辦自津至滬設立陸線電線大略章程二十條》,委託大北電報公司向國外訂購電信器材,為建設津滬電報線路作準備。光緒七年(1881年)冬,津滬陸線竣工,李鴻章奏派盛宣懷為天津電報總局總辦,並任鄭觀應為電報上海分局總辦。

一開始的時候,電報總局是“官本官辦”,也就是說,是絕對的國資企業。但盛宣懷認為這樣發展下去,對電報事業弊大於利。在津滬陸線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