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閨門剩女紀事,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溫吞水般的老好人,性子綿綿的,明甫有不順心的時候,就喜歡去她房裡。但她是外面買回來的,地位遠不如徐姨娘麗姨娘,而且生得普通,只不過性子討人喜歡,是老太太親自抬的姨娘。進門九年,有個姐兒,在兩歲時候夭折了,之後再沒生過孩子,文姨娘也算連府的老人兒了。
主母虞氏,是工部左侍郎虞大人的么女,又兼曹運總督,母家父親任吏部考功司郎中,主管官員的升遷考績,雖品級不大,卻是個極大的肥差,兩家聯姻,可謂是富富聯合,虞家有多富?京城曾經流傳著“天子御花園,不如虞家院”,就是在說虞家的豪奢富貴。只不過,大梁景朔年間,懲治了一個權勢極大富可敵國的貪官,整治黨羽時,牽扯到了虞家,為求自保,便將虞氏嫁到連家,連家也動用了連老太爺打仗時結下的關係,讓虞家轉危為安。
說起連老太爺連君和,也是一個奇人。連君和的父親只是六安縣七品縣令,清水衙門,家業微淺,連君和卻篤志好學,十歲便通音韻、善文辭,平生志向不在溫飽,二十歲便攬解元、會元、狀元於一身,成為大梁開國以來第一個連中三元的考生,三元及第的殊榮,就說前朝,也不出五人。而後出任御史,巡按安徽,又逢前朝遺孤陳太子謀反,康帝為防武將權力膨脹,於是派連君和文官帶兵平亂,後因平亂有功,擢升兵部右侍郎,只可惜連君和命短福薄,若不是三十出頭就駕鶴西歸,不然封侯加爵都是指日可待的。
除了明甫這一房,還有寡婦林氏一房。林氏的丈夫明彥是明甫的胞弟,二十三歲就得病撒手去了,留下一個哥兒,就是連立遠。林氏性子軟弱,只求立遠長進,別的事情都由著老夫人做主,也不大出門,對人也淡淡的。
連家不是豪門大戶,人口結構還算簡單。錦言仰躺在床上睜著眼睛不知在盤算什麼,阿棠怕她悶得慌,說了些旁的:“小姐,我昨兒經過鳴玉軒,你猜二小姐在做什麼?”
錦言翻了個身兒,悶悶說:“做什麼呢?”
阿棠合掌一笑:“她動員了鳴玉軒所有的丫鬟,幫著她抄女四書呢!老爺說了,若她抄不完,不許她去上元燈節的燈會!”
作者有話要說: 考試月,在上學的妹紙們都考個好成績哈~
8、上元燈節
要問宅門裡的婆姨娘子們,一年到頭最受歡迎的節日,那絕不是除夕,也不會是中秋端午,而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上元燈節。每年到了這個節日,襄陽城漢江水岸會舉辦為期三日的燈展會,一泓江水都會被彩燈照得繽紛絢爛。這一天,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都會在腰間佩戴一個策慄大小的燈籠球,三五一成群地流連於燈市。
連家連老夫人身子不適,去不了;明甫忙於政務,去不成;虞氏不去;幾位姨娘倒很想去,但家裡大主子們都沒有去的意思,只好作罷了;於是幾個小輩歡喜地梳妝打扮好,攜手同去。果然,水岸上星光宛轉,人海人山,一路上見著日月燈、詩牌燈、馬騎燈、兔兒燈、蓮花燈、牡丹燈……還有懸掛在頭頂上的彩鎖燈,鋪在水面上的過橋燈,粘在竿頭高高懸起的百戲燈。每個巷子口,還有奇人異士搭臺表演的,噴火的,吞劍的,賣藥的,算卦的……小孩兒們難得見這般熱鬧,都目不暇接生怕看漏了什麼。
錦心一邊拿帕子擦著汗,一邊嬌滴滴抱怨:“我就說應該坐車的,你們偏生要走路,你們瞧路上的大家小姐,哪個不是坐在雕車裡的。”錦心說著,烏溜溜的大眼來回看了一轉,別家小姐的馬車都用綵綢和銀紙裝飾好的,車窗的珠簾用銀鉤掛在兩邊,小姐們都端坐在車廂裡,茶水糕點伺候著,碰見騎著高頭大馬的公子哥兒,眼神輕輕一碰就又轉開了,這才是大家小姐的做派呢!錦心難免氣悶,她好不容易抄完了女四書,爭取到了出門的機會,本想著精心打扮一番,成為燈展會上的焦點,誰知道徐姨娘只許她穿最普通的衣裳,不許她再出風頭了。錦心看了看身上穿的老氣橫秋的銀紅衣裳,再看看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忍不住要抱怨。
錦言哪裡不知她心裡的彎彎繞,好言勸說:“車裡哪有走著看得真切呢?我聽說無雙姐姐也打算走路呢,說不準一會兒就能碰上了。”這當然是胡亂編的。
錦心果然豎起了耳朵,精神頭也足了三分,忽然,又硬起語氣:“對了,你怎麼和無雙姐姐那麼好了?還有承煥哥哥,你們什麼時候認識的?”
錦言心裡好笑,只應付她說:“說來巧得很,那天我從鄉下回來,路上糧食吃完了,碰上李二公子……”
錦心語氣歡騰起來:“你是要飯的時候認得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