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部分,北宋仕途,嘟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官家放手讓王安石施為,而王安石才能比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兩相比較,司馬光處於下風也就再正常不過。

作為司馬光的學生,一離就是四年,不能在身邊伺候,看到他風燭殘年的模樣,怎能不心酸呢?

司馬光溫婉一笑,真的是老懷大開。道:“子賢,看到你如今這般有出息,老夫也就放心了。老師老了不要緊,你已經可以抗起這面大旗了。”

“老師說哪裡話,您正是老當益壯奮發有為之時。何來年老之說?。沈歡趕緊安慰。

司馬光笑意更濃:“老了老了。自己知自己事,老夫的身體如何。還有比老夫更清楚的人嗎?。

“老師!”沈歡不願再糾纏這個話題。

司馬光又是笑了一笑,很滿意沈歡的態度。若說他平生最滿意的事。莫過於生了個好兒子與收了個好學生。

兒子司馬康不喜官場,醉心學問。而且學有所成,才華橫逸,雜誌方面的成就就不說了,這些年《資治通鑑》這部史書基本上是他在主持編幕。可以想象,一旦此書完結,必是標榜青史的大事。司馬康是他的兒子,作為父親,哪有不期盼子女有大出息的?

至於沈歡,則是他官場衣缽的傳人,而且還有著他自己不大擅長的變通之道,把海州治得井井有條小富麗繁華直逼開封,這份成就,舉世無雙。學生的成功,與自己的成功何異,他又豈能不開心呢?

司馬光有時很是感嘆老天對他不薄。即使政事上不大如意,此生卻也沒什麼可奢求的了。

如今見著學生,發現他更成熟已經長大成*人可以獨擋一再,司馬光的高興更是充斥全身,擇心底開心不已。

司馬光拍了拍沈歡的肩膀,一指五丈遠的湖邊小亭,道:“子賢。你我去那邊亭子坐一會

沈歡趕緊說道:“老師,您到了海州,學生豈有讓您坐亭子的道理。去學生府邸吧,學生一家早就等著拜見您老人家了。”司馬光搖頭說不妥不妥。

沈歡急道:“老師,如今熙成也可以開話說話了,這孩子還沒有見過您老呢。去去又何妨?學生讓熙成給您老跪拜見面。”

司馬光心中不由大動,最後卻道:“子賢,老夫當然也希望能見見你的兒子,看看這傢伙長得壯不壯。可是你都是為人父親之人了,有些事更需要多加考慮。”

沈歡一愣,道:“老師是說,”

司馬光嘆道:“在你心中,七六是你的老師。我等是師生。可是在別人眼中,老失是聳,你是海州知州,有些事,不能不防。人生在世,也不能盡如我等意願去做呀。”

沈歡默然,心頭也惟有嘆息。瓜田李下之嫌總是要提防提防的。

司馬光看看沈歡,心頭也是老大鬱悶。不去沈歡家,除了提防落人口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沈歡妻子的存在。她怎麼說都是王安石的女兒。他去了能對付?與其去了兩人都不滿意,還不如不去。

畢竟沈歡總是王安石的女婿,他也不能讓這個學生為難,直接拒絕。大家心裡都好過一點。想到這裡,司馬光對自己也不滿意了,當年還是他親自出馬為沈歡做媒,要不然哪裡會與王安石的女兒成親?可是誰又想到當年的一對知交好友會成了今日形同陌路的景況呢?

造化弄人,惟剩嘆息罷了。

湖邊亭閣,一石桌,四石凳。

沈歡恭謹地坐在司馬光對面,在司馬光面前,他不敢有絲毫放鬆。因為司馬光最注重儀表的端莊整潔,與王安石不修邊幅大不相同。

司馬光遲疑了一下還是問道:“子賢。官家沒對你怎麼樣吧?”

沈歡嘴角微扯,笑道:“老師,學生應對官家還是有一些心得的。”

司馬光笑了,這話不假。官家與他這個學生自少年起就相交,都快十年了,琢磨起對方的性子比他這個相爺還要有優勢得多。

“你打算怎麼做?”司馬光又問道。

沈歡把大航海碑一事詳細說了出來。最後說道:“老師,立碑一事。一是悼念遇難者;二是維持海貿,不至於斷了我等努力許久的成績;三來就是確實想把官家綁上這一戰車!”

司馬光哭笑不得:“如果官家不上鉤你怎麼辦?”

沈歡微微一笑:“以官家一心要做留名青史的有為之君的性子,豈有不動心之理?”

司馬光無奈笑道:“子賢,以後行事最好不要再以人性來推敲,人性多變,何況帝王之術?”

沈歡卻道:“若是官家的帝王之術再高明幾分,又豈有如今紛亂的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