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部分,北宋仕途,嘟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候就多次聽到澱歡的各頭,引為榜樣,以之為偶像。如今終於接觸到兒時的偶像,他想不激動都難。

雖然沈歡年紀比他大不了十歲,但見面的時候,他還是不由自主地行以學生之禮。

他幼時是神童,有過目不忘之能,《千字文》、《三字經》一話說此書還是沈歡當年向朝廷進獻的他無不誦之能記,甚至到背如流。

及至年長,“十三經”等等經典也爛熟於心,且史籍方誌,百家雜說,國家法典無不瀏覽殆遍,觸類旁通。可以說得上學識淵博,滿腹經綸。才華出眾,名聞鄉里。

神童都是有傲氣的,蔡卞也不例外,在家時連大他十多歲的大哥都不如他的才學,可想而知他的心氣了,在鄉里時連好多老師都不敢再教他。生怕給他的問題難倒。在家鄉沒有進步的餘地,他方才十二,就打算與大哥一道進京趕考,到了準南路,聽聞海州設立了一所大學,由歐陽修主持,甚至沈歡也不時講課。這兩人的大名,蔡家兄弟早就如雷貫耳,特別是蔡卞。更是忍不住要到海州大學學習。而蔡京不願意耽誤科考,執意不肯,最後兩人分道揚鋸,一進京城,一到海州。

他到海州大學時已經是熙寧四年,沈歡已經在海州主政快一年。海州也早就開始變樣,海州大學周遭也剛剛興起。

到了海州,蔡卞才知道什麼叫政治能人。入了海州大學,他才真正開了眼界,除了由歐陽修等大儒講授經學。還開設了其他門類眾多的科目。蔡卞天資聰穎。興趣廣泛,多加涉略。這才知道天下之才何其多何其廣也!

至此他收起傲氣,低調做人,潛心學習。一晃已是三年。

今日朋友武華來訪,說沈歡要見他。他是既激動又期待。他一直羨慕武華命好,由沈歡親自教授,使得自己天文地理一項怎麼努力都比不上武華。

如果能向沈知州請教一二,

蔡卡越想越激動。看沈歡的眼神也冒著熾熱的火光。

“蔡”沈歡突然頓住。大有尷尬之色,自己年紀不大,不好稱人家“兒”字;對方年紀又不像有表字的樣子;直呼姓名,又顯得不大尊重。

蔡卞見狀趕緊說道:“沈大人直呼卞的名字即可。卞與武華是好友。同為沈大人晚輩

沈歡點了點頭,這傢伙真機靈,察言觀色,一下子就看出自己的為難之處。還出言解難,著實不像少年。

“那沈某也不客套了,直叫你蔡卞吧。”沈歡呵呵笑道,“如果你有表字,以字呼之就再合適不過了。

蔡卞靈活的眼睛一轉,道:“不如沈大人為卞取一表字,可好?”

沈歡大為愕然,表字一般是成*人冠禮時由長輩取的,之後以字呼之。以示尊重,表現長大成*人了。

當然,也有不到冠禮就取了表字的,一般這種人都是比較有才華有能力的少年。長輩取以表字,是對他才學方面的肯定。比如沈歡,十六歲時即由司馬光取了表字。

由自己的事情聯想開去,沈歡大為心動,一個人的字由另一個人取之,可見雙方的關係。他也想與蔡卞拉上關係。令其加入自己的陣營。否則也不會今天急著見他了。

不過沈歡還是為難地說道:“這個”只怕需要問過你的長輩才好。”

蔡卞爽朗地道:“沈大人不必顧忌,卞當年到海州學習,還是因為這裡有沈大人在。當年寫家信給父親,他也一力贊同。如果卞有幸能讓沈大人取咋。表字,家父只有高興,不會有其他。如果沈大人覺得卞還沒有資格取表字呼之,那也就算了”小

沈歡大是詫異,這個蔡卞還真是小人精。還會拿話擠兌人了,心裡不由更是高興,毛…享幹就是人才,注個時代不惡天才少年,蔡卞再聰頭過是一個沒有見過多少世面的少年,沈歡要栽培的是能夠變通的政治人才,是要用來治理天下的。如果只是一個只會讀聖賢之書的天才,整天死氣沉沉,那又有什麼意思呢?

蔡卞聰明又狡黠,倒是個人才了。

沈歡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道:“不知蔡卞你最近在學什麼?”

蔡卞一愣,急了,又不能不回答:“最近在鑽研唐代袁天罡等人的天文術數。”

“你喜歡天文之類的知識?沈歡皺了皺眉。

蔡卞答道:“受武兄弟的影響,頗有涉略

沈歡更是鬱悶,他讓武華往天文地理鑽研,更多是想培養出中國古代的伽利略或者哥白尼,可不想蔡卞也成為布魯諾的先驅。

以蔡卞的才學與才能,應該是政治經濟方面的不二人選。歷史記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