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部分,北宋仕途,嘟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興大宋!”
趙頊抹了抹眼淚,問道:“可有良策?”
“親賢臣,遠小人而已矣!”韓琦沉聲答道。
“誰是賢臣,誰是小人?”趙頊又問。
“忠於陛下、為公天下者是賢臣;賊亂天下、為私利己者是小人!但願陛下能夠察之!”
趙頊點點頭,沉吟一番,還是問道:“相公去後,誰可為相!”
“若陛下只願守成,富弼、文彥博等可為之;欲中興有道者,司馬君實可為之!”韓琦說完噓了一口氣,早料到官家迴向他問繼任者,現在終於把司馬光推銷出去,至於成與不成,就不是他所能主導的了。
趙頊疑道:“安石何如?”
韓琦早料到對方會有此問,從容應對,不答反問:“陛下,我朝百年,至您已有六帝,何君之朝最為穩重長久?”
趙頊先是一愣,最後不解地道:“若說朝政穩重長久,當數仁宗。老相公此問何意,與朕的問題有關嗎?”
韓琦又問道:“陛下,說句冒犯的話,仁宗資質,與太祖太宗相比如何?”
趙頊臉色頓時沉了下來,這話問得確實有點冒犯了,不過韓琦資格夠老,是仁宗朝的遺臣,而他自己又不是仁宗一系,因此倒沒有發飆。情知韓琦問得有因,最後配合說道:“以雄才大略而論,稍有不如吧。”
韓琦笑了:“陛下倒也寬宏。老臣有幸得在仁宗陛下之朝而立,說到對他老人家的瞭解,也頗有自信。正如陛下所說,仁宗陛下也許不是雄才之人,然而他卻是最會為帝之人!”
“最會為帝?”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宰相
“帝王之道,制橫二字而已!”韓琦平靜地說道,“縱觀仁宗之朝堂,小人與君子同列!君子之人,可為大臣,委以重任,范仲淹是也!可朝堂之人,皆是拱衛帝權罷了,若同是君子,朝中只有一個聲音,眾口一詞,則非帝王之幸了!於是以仁宗對范仲淹的信任,一旦有人起之彈劾,立刻黜之,卻又不是讓小人繼任,把大權交予文彥博等人,主持朝政,立刻就穩住了當時的朝堂。一生如是,穩妥一生!不得不說已經是千古以來少有的明君了,仁之廟號,既是概括,也是讚譽!”
韓琦說得比較籠統與忌諱,拿范仲淹當年變革來說事,冒了極大的危險,因為當年罷黜范仲淹的原因,是仁宗收到了范仲淹要謀反的信件,據說字跡頗似,當然,在有識之士眼中,別人偽造的字跡很平常,可是仁宗這位明智之人會看不出來?然而他依然罷黜了范仲淹,果斷停止了引起了洶湧澎湃的吏治改革,你說他怕事也好實在談不上怕事,當時韓琦歐陽修這批名臣,都是鼎力支援范仲淹的……仁宗的手段,也就可見一斑了!
趙頊聞言默然不語,韓琦以范仲淹事論,不無比喻今時的王安石,但他是一個有著超越開國太祖太宗皇帝雄心的皇帝,若要他像仁宗一樣一生妥協委屈,也太過為難了。不過看在今日韓琦就要出朝的份上,多多少少聽進去一點。他問王安石是否可以為相,韓琦以帝王制橫之道回答,其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他反對任用王安石為相,因為他會引起朝爭,不利於穩定大局!
“老相公的意思,朕明白了!”趙頊半晌之後嘆了一口氣,“然而欲要有為,王介甫不得不用!”
韓琦嘿然笑道:“用亦要有分寸!陛下,王介甫今已是參政。權力之大,朝中只在一二人之下而已,何況又有制置三司條例司,變法之事,不問中書,自成己意。如此寵信,難道還不足夠麼?如果這樣還不能成事,匆促為相,一樣於事無補!宰相要做的是什麼,就是要統合百官,處理朝政,安石性格,非良相也!”
趙頊大是苦惱,不由發牢騷地道:“為什麼你們都這樣說。都說他的性格不適合做宰相呢?你看,以他的才華,處理朝政。不一樣順利得很嗎?朕不過是要找一個能實現畢生心願的臣子輔佐罷了,難道這樣也有錯嗎?”
韓琦搖頭道:“無所謂對錯。陛下,臣年紀已大,今次出朝,也許今後就無緣相見了。臨別之際,早沒了之前的意氣,只想憑著老臣幾十年的人生經歷,稍稍給陛下提點一下而已,如有裨益。則是幸是;如陛下不聽,老臣亦無可奈何!惟願陛下能靜心明鑑,如是老臣也能稍稍對得住先帝的託付了!”
趙頊神色複雜,韓琦提到先帝,也就是他地父親,當然能想得出父親臨別時對宰相趙頊的託付之意,無非是要他好好輔佐接任的年輕的皇帝罷了。想到韓琦對他們父子的恩情,不由人也感動了,叫了一聲:“老相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