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八王亂:西晉那時的權謀詭計,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性�蟮卮聳本褪且徊靠��說惱秸��鰨�醞醯熱頌�攪慫�÷∽饗斕吶喲笠�妗�
孫秀是五斗米教徒,他代替趙王行使著大腦的功能,因此趙王的應急舉措充滿了道教徒的色彩。
趙王先派一個叫楊珍的親信,全天候在宣帝司馬懿的別廟裡祈禱,請求老父親在天保佑。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宣帝最權威的牌位在太廟裡供著,據說這才是皇帝死後的正式辦公場所。趙王為什麼不去太廟祈禱呢?也許是因為太廟裡還供著他兩個哥哥司馬師、司馬昭,還有侄子司馬炎,趙王也知道這三位先帝對他恨之入骨吧。
楊珍在宣帝別廟裡收穫頗豐,據說宣帝不止一次的顯靈,安慰小兒子趙王少安勿躁,“某日當破賊”。趙王聽了很是欣慰,他還封了一個道士叫胡沃的為“太平將軍”,每天在宮殿裡開壇作法,殺敵於無形之中,殺敵於千里之外。
孫秀也沒閒著,他在家裡擺滿香案,每天殺豬宰羊供奉各路神仙。孫秀本人還親自上陣,行“厭勝”之術,詛咒成都王、齊王軍隊潰散、身遭橫禍。
當時洛陽城人心惶惶,不知所從。孫秀偷偷派某個長得很仙風道骨的親信,日夜兼程跑到洛陽西南的嵩山,詐稱自己是昔日周靈王的太子仙人王喬下凡。這位仙人在天上待得好好地,緣何下凡呢?仙人說,他是專程來安撫人心的。仙人勸百姓們不要聽從成都王、齊王這些亂臣賊子的惑眾妖言,趙王的帝位牢固得很,趙王的國祚是要傳承萬代的。
光靠神仙也許騙不住朝臣百姓,於是孫秀就偽造了一份齊王的奏摺。奏摺裡齊王可憐兮兮地說:“不知何賊猝見攻圍,臣懦弱不能自固,乞中軍見救,庶得歸死。”
那意思就是說,所謂的齊王反趙王是子虛烏有的事,有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壞分子矇蔽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衝擊了許昌地方政府,並且挾持齊王造反作亂。齊王本人是立場很堅定的,很擁戴趙王政府的。
當時齊王的一兄一弟,東萊王司馬蕤與北海王司馬寔都在洛陽。趙王把這兄弟倆抓起來,交付廷尉,想殺了他們。這時趙王太子中庶子祖納(就是那個日後中流擊楫的民族英雄祖逖的哥哥),上書替他們求情,說了一通大道理。
祖納旁博引證,從三代談到秦漢,真正想說的其實是“罪不相反,惡止其身”八個字而已。這種說教式的大道理其實很沒有說服力的,但是出乎意料,趙王竟然刀下留情,饒過兩人的性命。
兄弟倆死裡逃生,與其說是因為祖納的仗義直言,不如說是趙王想圓謊。他剛剛假造奏摺說齊王歸順偽朝廷,一轉眼又殺了齊王的兄弟,這豈不是自打耳光?
神神道道只能暫時迷惑人心,趙王明白,真正想戡平叛亂還得靠真刀實槍的戰爭。
於是他請來最高明的巫師,選擇了一個適合出征的黃道吉日,派出四路大軍。
第一路:以中堅將軍孫輔為上軍將軍,積弩將軍李嚴為折衝將軍,率領七千禁軍出延壽關;
第二路:由徵虜將軍張泓、左軍將軍蔡璜、前軍將軍閭和等人,率領九千禁軍出堮坂關;
第三路:由鎮軍將軍司馬雅、揚威將軍莫原等人,率領八千禁軍出洛陽東南的成皋關;
這三路是去攻討齊王的。
第四路軍由孫會任督軍,士猗、許超直接領軍,率領三萬禁軍北上渡河,去邀擊成都王。
最後,趙王任命東平王司馬楙為衛將軍,使持節都督諸軍。
洛陽、許昌之間地圖
這個兵力部署表示趙王的戰略是擒賊先擒王,他知道只要砍倒成都王、齊王兩棵大樹,其餘烏合之眾就會做鳥獸散,並且會重新向他表示臣服。這個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將領的任命上,趙王所託非人。《晉書》裡說孫會不僅人長得醜而且能力也很差勁,是“奴僕之下者”,讓他來統兵打仗有送死的嫌疑。
孫會的父親孫秀就顯得很擔心,他想請趙王的兒子司馬馥或司馬虔代替兒子督戰。但是沒想到司馬馥、司馬虔一個都不願意上前線,孫秀無法說動這兩位公子哥,轉而求助被自己免過官的劉輿。
幸好劉輿還是頭腦清醒的,說服司馬虔以大局為重,司馬虔這才扭扭捏捏地領著八千禁軍上路。
禁軍的戰鬥力天下無敵,當年孟觀提著七千兵馬孤軍深入,在叛亂迭起的秦涼二州縱橫往來,如入無人之地。並且連戰連勝,一舉生擒氐酋齊萬年,只用了數月時間,就平定了困擾數萬地方軍三年之久的叛亂。禁軍威力之強,可見一斑。
但是,禁軍強則強矣,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