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八王亂:西晉那時的權謀詭計,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不過裴的心理並沒有被後人理解,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說法:裴身在曹營心在漢,雖是賈皇后的人,卻總想著倒打賈皇后一耙。
《晉書·裴傳》裡說裴一直擔心賈皇后會亂政,所以與張華、賈模商量著要廢黜賈皇后,立太子之母謝玖為皇后。
但張華、賈模不同意,兩人說:“皇帝並沒有廢黜皇后之意,如果我們勉強行事,皇帝必會反對。如今地方諸王勢力龐大,朝內朋黨錯綜複雜,廢后之舉可能會引發大禍,到時候身死國危,對社稷無益反損。”
裴還是憂慮滿懷:“兩位所言不虛,但皇后是昏虐之人,行事無所忌憚,不將之廢黜,災禍不日將至,怎麼辦才好?”
這時張華出來打圓場,說:“你們二位目前仍被皇后信任,只能有勞二位勤於勸諫、陳述禍福之戒,希望皇后能擇善而從。目前天下還算平安,或許可以維持下去。”
裴賈模只好贊同,於是一場廢后的陰謀還沒開場,就告夭折。
廢后一事其實荒誕不經,做外戚的想搬倒自己靠山,已是一樁奇聞,然而更奇的是這種事竟然發生了不止一次。《晉書·賈皇后傳》裡說:“(賈)模知後兇暴,恐禍及己,乃與裴、王衍謀廢之,衍悔而謀寢。”這回提議廢黜賈皇后的人是賈模,參與者是裴、王衍,最終因為王衍不同意而作罷。
唐朝人把這兩件事都寫入《晉書》,大概是想借此來說明賈皇后不得人心、眾叛親離,可惜卻弄巧成拙露出馬腳。這兩個事例明顯是矛盾的,賈模一會兒反對廢后,一會兒又首倡廢后,他到底是什麼態度啊?
出現這種矛盾,大概是有後人覺得外戚的名聲不好聽,所以想拔高裴、賈模,順便再潑賈皇后一盆汙水。其實這是腐儒之見,畫蛇添足。英雄不問出處,如果真是賢良,外戚又何妨?君不見衛青霍光霍去病乎!
為了勸賈皇后改變態度,裴又找到姨媽郭槐呈說道理。
史書上說郭槐是一個善妒兇暴沒修養的悍婦,但在此處這個老婦人竟然十分通情達理。郭槐對太子司馬遹非常慈愛,養孫賈謐對太子無禮,她就狠狠地斥責賈謐。因此在郭槐生前,賈謐與太子間的矛盾並沒有激化。
郭槐還常勸賈皇后要善待太子,可能她明白賈皇后這輩子可能不會再有兒子了,所以勸女兒替自己留條後路。
這些勸諫有沒有效果?肯定是有的,否則裴提出的給謝玖升官秩、給東宮增加護衛等請求就不可能得以透過。賈皇后在別的方面惡毒,卻是個孝女,她並沒有違背母親的心意,有一段時間,賈皇后確實考慮過與太子講和,以上措施其實就是她放出的訊號,一方面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寬廣胸懷,另一方面是向太子伸出橄欖枝。
面對這種善意的訊號,太子明不明白?
太子如此聰明,怎麼可能不明白?他做夢都盼著有這麼一天啊。太子馬上行動起來了,他要進一步巴結賈氏,於是他向賈皇后的妹夫韓壽求婚,表示想娶韓壽的女兒、也就是賈謐的妹妹為妻。
不得不佩服太子的反應機敏,再也找不到比聯姻再好的舉措來打消賈皇后的顧慮了。太子等於在說:皇后你放心,我唯你的命令是從,我願意你把眼線安插到我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這天下現在由你做主,將來即使我做了皇帝,也由司馬家、賈家兩家共享,因為我的子嗣有一半與你們賈家有關。
對於這樁婚事,郭槐極力贊成。前景大好之時,韓壽的妻子,也就是賈皇后的妹妹賈午跳出來反對,賈皇后被妹妹說動,最後也表示反對,聯姻於是成為泡影。
遭受打擊的太子並沒有氣餒,他退而求其次,向王衍求婚。史書上說,王衍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比小女兒漂亮,賈皇后做主把漂亮的大女兒嫁給了賈謐,小女兒嫁給了太子,所以太子很不滿意,口出怨言。
這種八卦又是無稽之談,就以太子委曲求全的低姿態,打落牙齒和血吞,哪敢再口出怨言?況且這是典型的政治婚姻,政治婚姻只求達到目的,哪會挑人家相貌長相。太子與王衍結親也是為了攀附賈氏,因為王衍的妻子就是賈皇后的姨媽。此外,太子透過這樁婚姻還與賈謐結成連襟,太子與賈謐一向不合,這是一個增進感情的渠道。
因此,對於太子來說,只要娶到的是王家的女兒就行,具體是哪個女兒無關緊要。
太子的好景不長,元康末年,郭槐生病倒下了。賈皇后請人占卜,術士說郭槐不宜封邑在廣城,最好封邑在宜城。賈皇后立刻改封母親為宜城君,並且出宮服侍十多天;期間太子也相當緊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