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解放戰爭,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七個至八個縱隊準備打援;是否可能。(二)兩種打法是否可能:(甲)能強攻則用強攻辦法;(乙)不能強攻;即攻佔一半或三分之一之後;改用長圍;構築堅陣;以一部圍困該敵;主力休整待機。(三)你們彈藥方面是否經得一次大消耗。”
五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覆電中央軍委;提出東北野戰軍目前作戰的三種方案:一、“正式進攻長春”;但認為“無把握”;萬一失利;“將來帶著失敗情緒去執行圍困瀋陽、錦州、天津、北平的任務;是不利的”。二、以“少數兵力圍困長春”;主力南下熱河、冀東作戰;但這也是一個“不宜於採取的方案”;因為部隊南下後糧食補給困難;而如果此時長春守軍“在瀋陽敵人接應下退回瀋陽”;就可能造成我軍“兩頭失利的結局”。三、“對長春採取較長期的圍城打援”;然後攻城;“這一行動除多費幾個月的時間以外;沒有其他壞處;但能有把握地殲滅敵人和拿下長春”。
顯然;電報中提出的第二方案;已經接近毛澤東關閉東北“大門”的設想。但是;林彪依舊認為“只有在長春敵被殲滅後;由東北到熱河的鐵路公路儘可能的向前延伸以後”;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熱河、冀東才“較為有利”。因此;七日;中央軍委回電;基本同意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提出的第三種方案:既然東北野戰軍領導堅持首先解決長春;而拿下長春也有重要的意義;那麼就必須堅定這一信心。但是;毛澤東仍舊期待著林彪能夠儘快南下作戰、關閉東北地區的“大門”。所以;他要求東北野戰軍“在攻長春的三個月至四個月的時間內”;“必須同時完成下一步在承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