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宴請張士誠的使者之前,陳友諒還有一件重要事情要辦。那就是立即召開一次高階軍事會會議,確定進攻應天的日期。

一旦日期確定下來,他準備立即給張士誠回信,讓張士誠從應天的東邊發起進攻。

這次高階軍事會議沒有讓徐壽輝參加,但會議的程序卻是相當順利。與會的將領經過討論,把進攻應天的日期就確定在了五月初十。

十五天的時間,張士誠的使者能夠將陳友諒的書信送達蘇州。十五天的時間,也夠天完軍做好一切戰鬥準備了。

進攻應天的日期確定下來了,陳友諒親自提筆給張士誠回了信。

這次為什麼沒有以徐壽輝的名義給張士誠回信呢?

因為陳友諒正謀劃著一個更大的計劃。他準備在進攻應天之前,解決掉徐壽輝。

如果現在還以徐壽輝的名義回信,等徐壽輝身亡之後,張士誠說不定還得擔心徐壽輝給他的回信是否有效。而現在就以陳友諒的名義回信,到時張士誠自然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

當晚,接待張士誠使者的酒宴在熱情而又祥和的氣氛中進行。陳友諒不僅讓赴宴的眾將領給張士誠的使者敬酒,他還親自三番五次地給張士誠的使者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眾人自然是親近了不少。陳友諒再次藉著向使者敬酒之機,悄悄地將他的親筆信交給了張士誠的使者,並輕聲對張士誠的使者說,讓他務必儘快將此信轉達給張士誠。

張士誠的使者自然是明白這封書信的重要性,當即給陳友諒拍著胸脯做了保證。

因為三、五杯酒下了肚,眾人都有些飄飄然,陳友諒又特別授意了麾下將領不停地向徐壽輝敬酒。陳友諒將書信悄悄交給張士誠使者之事,徐壽輝都沒察覺到。

酒宴結束之後,陳友諒並沒有回房間睡覺,而是主持召開了一次更加機密的會議。

參會的人員除了陳友諒自己,還有四人。

這四人就是張定邊、王厚義、張必先、康泰。可以說,全部是陳友諒的心腹。

張定邊、王厚義二人前面已經交待過,不必再贅述。

這張必先與陳友諒是發小,兩人從小是光著屁股一起長大的交情。後來,陳友諒參加了徐壽輝的起義,張必先自然就是陳友諒的左膀右臂。

當年,張定邊初投陳友諒之際,陳友諒覺得張定邊是個難得的人才。為了籠絡張定邊,他便效仿劉、關、張三結義,與張必先、張定邊三人一起拜了把子。

這康泰雖與陳友諒不是發小,但也是陳友諒的沔陽老鄉,算得上是陳友諒的死黨了。

康泰祖上就是駕船的,他自然也是有這門手藝。加上他又會些功夫,人也相當精明,陳友諒就讓他做了自己的水軍統領。

這康泰也是不負陳友諒所託,將陳友諒的水軍打造成了一支當時最精銳的部隊。可以說,天完軍之所以水軍實力強大,康泰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既然都是幾個心腹之人,陳友諒也就不繞彎子了。他直接說出了此次機密會議的議題,就是準備解決掉徐壽輝,然後稱帝。

對於陳友諒稱帝之事,與會的這四人當然都是堅決贊同的。畢竟這麼大的事情,陳友諒找他們四人商量,那對他們四人是莫大的信任。而且事成之後,他們四人可就算是有擁立之功了。

至於如何做掉徐壽輝,陳友諒也想好了一個初步方案。

陳友諒準備邀請徐壽輝一道去遊覽採石磯,趁機殺掉他,然後對外宣稱徐壽輝在採石磯不慎落水而亡。

接下來,就是如何稱帝了。

按照陳友諒的設想,殺掉徐壽輝後立即在採石磯稱帝。為了穩住局勢,鄒普勝仍為太師,張必先升為丞相,張定邊升為太尉。其餘百官職位不變。

至於國號,當然得改,不能再叫“天完”了。陳友諒曾自封漢王,這國號就定為“漢”了。

這國家換了領導人,按當時的規矩,肯定得改年號了。年號陳友諒也想好了,就叫“大義”,今年就叫大義元年。

陳友諒這等不忠不義之徒,竟然也敢稱“大義”,不知他在跟誰開玩笑。

稱帝之後,陳友諒準備按照與張士誠約定的日期於五月初十嚮應天進攻。但這次進攻應天,他不準備讓自己的得力干將張必先參加了。

他給張必先安排了一項更加重要的任務。就是稱帝之後,立即返回江州,以丞相身份沿途安撫各官員,防止徐壽輝的死黨作亂。

等張必先返回江州之後,還有一個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