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雲一面派人嚮應天的朱元璋報告軍情,一邊組織人手利用防禦工事抵抗兵臨時城下的陳友諒大軍。
但讓花雲沒想到的是,陳友諒留下兩萬水軍,配合四萬陸軍擺開陣勢,大有一舉拿下太平之勢。另外七萬水軍,於當日夜間,偷偷順江而下,直取採石磯。
當時,採石磯只有五千人馬駐守,面對陳友諒突然而至的七萬水軍,頓時就慌了神兒。
這採石磯的守將立即派人向太平的花雲求援。
當日夜間,當太平城花雲的營帳得到採石磯告急的緊急軍情之後,在場的所有文臣武將都慌了神兒。
眼下,太平城內及周邊地區共有四萬人馬,按照花雲的估計,不出兩日,應天方面的援軍必到。也就是說,只要他們利用太平城堅固的城池能固守兩日,問題就不大了。
可這個陳友諒,突然進攻採石磯,這可打亂了花雲的整個作戰計劃。
這採石磯的防禦工事遠不如太平城,那五千守軍要想頂住陳友諒的大軍,幾乎是不可能的。
採石磯一失,太平城內軍心必亂。因為一旦陳友諒控制了採石磯,就相當於切斷了太平城與北邊應天的聯絡。那這太平城內的守軍,也就成了孤軍。
如果分兵救援採石磯,不但是太平城內防守兵力吃緊,極有可能援軍還未至,採石磯已失守。
怎麼辦?
這是擺在花雲面前的一個巨大的難題。
太平知府許瑗認為,必須火速救援採石磯。如果採石磯失守,太平城內將不攻自亂。
許瑗的這一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援。甚至有人提出,應派出主力立即馳援採石磯,要確保太平與應天的通道不被敵軍切斷。
朱文遜反對派出主力馳援採石磯的方案。他認為,一旦主力盡出,太平城肯定頂不住陳友諒水陸大軍的進攻。如果太平城失守,應天就失去了南邊最堅固的屏障。
對於朱文遜這個太平不能失的說法,花雲是完全贊同的。但知府許瑗也分析得有道理,如果採石磯失守,太平城內軍心必亂。
怎麼辦?怎麼辦?
花雲最終是狠下心,兩頭都要顧。一面是派出兩萬兵力連夜馳援採石磯;一面由他自己、朱文遜、知府許瑗、院判王鼎四人各率五千兵馬親自帶頭,在太平四個城門上堅守一線陣地。
花雲堅信,只要他們太平城內職務最高的四人能在一線堅守,就一定能夠大大鼓舞城內守軍計程車氣。堅守太平城兩日,等待應天方向援軍的到來,應該不成問題。
至於那兩萬馳援採石磯的援軍,不說一定能夠擊退陳友諒的部隊,至少能僵持一陣子。待得應天的援軍南下,一切問題就解決了。
事物的發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兩頭都要顧,往往就成了兩頭都顧不了。
兩萬馳援採石磯的人馬到達採石磯的時候,已經是近黎明的時分。此時,採石磯已被陳友諒的人馬拿下了。
之所以馳援採石磯的人馬並未得到採石磯失守的訊息,是因為那五千守軍除開戰死的,其餘的都向北邊的應天方向逃竄了。
這也不難理解。敵人從南邊來進攻,城池失守了,當然是向北邊逃啦!哪有向南邊逃,去自投羅網的道理了。
當馳援採石磯的兩萬人馬到達採石磯後,立即遭到了陳友諒部的襲擊。這兩萬援軍本以為採石磯還在自己人手中,這下遭到突然襲擊,立即是亂了套。
首先,他們沒有做好採石磯已經失守的心理準備。這下,突然得知這個訊息,而且是以這種方式得知這個訊息,豈有不亂之理。
另外,連夜急行軍,都沒休息過。這將近黎明時分,正是人極度犯困的時候。這時遭受突然襲擊,再加上採石磯已失守的心理懾作用,兩萬援軍瞬間崩潰了。
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兩萬援軍,近六千人戰死,三千多人被俘。餘部全部被衝散,大部分向北邊和東邊潰逃,只有不到五百人選擇向南逃回太平城。
這五百人逃回太平城的時間四月十二日中午。此時,太平城也正在遭受陳友諒大軍的攻擊。
陳友諒大軍攻擊太平城的戰鬥在四月十二日早上就打響了。圍攻太平的有四萬陸軍,兩萬水軍。水軍攻西門,四萬陸軍分成兩部分,分別進攻南門和東門,唯獨留下北門不攻。
這五百殘兵正是從北門逃回了太平城。
陳友諒的大軍三倍於太平守軍,他完全可以把四個門都圍住。但陳友諒故意留下北門不圍,這正是圍師必闕之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