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他的這個計策,終於隨著這從採石磯方向潰逃而來的五百殘兵的入城,成功地達到了目的。
這五百殘兵帶回來了採石磯已失守的訊息,加上只逃回來五百人,太平城內頓時大亂。
首先是城內的一些大戶開始收拾金銀細軟,攜家帶口從北門逃跑。很快,普通民眾也跟著跑。
本來在這種關鍵時刻,北門是應當緊閉的。但因為有大批民眾要求出城,堅守北門的院判王鼎只好向花雲、許瑗報告。
花雲、許瑗一合計,這戰爭歸戰爭,但普通民眾是無辜的,給他們一條生路吧!
就這樣,太平城的北門湧出了大批人群。這其中,有豪紳大戶,也有普通民眾,還有一些換上民眾衣服開小差的兵士。
求生是人的本能!我們不必要有太多的苛責。
當日傍晚,太平城內普通民眾幾乎跑光。守城的兩萬多兵士,除去戰死的近三千人,開小差的有近五千人。也就是說,此時的太平城內,守軍兵力已不足一萬五千人。
陳友諒軍的攻城行動從早上一直打打停停地持續到現在,目的就是在不斷消耗、疲憊太平守軍。同時,也是給一部分立場不堅定的守軍創造開小差的機會。
很明顯,精於算計的陳友諒的目的達到了。
這太平城依江而建,毗鄰長江的西門及西城牆在枯水季節離江面還有些距離的。
而現在是陰曆四月中旬的時節,這一年長江中上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的時間格外地早。
受上游降水的影響,江水上漲,江面離西城門的垂直落差已不足一米。由於地形條件所制,大部分西城牆的牆根都已被江水淹沒。
本來在汛期,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西城牆都是由條石、青磚所砌,根本不怕江水。往年水位還有比現在更高的時候,江水都能淹沒到西城門約一米處。
當然,這西城門處還是經過處理的。一旦江水淹過來,城門會緊閉。城門內部會有一些防水措施,根本不用擔心江水會順著西城門灌入城內。
但這江水的上漲,卻讓陳友諒攻城一方受益匪淺。本來陳友諒軍的優勢就在於水軍,現在江水上漲,他的艦隊可以直接對西城門發起攻擊。
要是在枯水季節,水軍想要攻擊西城門,首先得從岸際灘頭登陸,然後才能從陸地上向西門發起衝擊。
冥冥之中,似乎真是天意,陳友諒成了上天眷顧的一方。
陳友諒也是一個善於把握機會的人。
收到攻克採石磯的捷報之後,陳友諒立即調回兩萬水軍加強對西城門和西城牆的進攻。
對於駐紮在採石磯的五萬水軍,他也是早有交待。密切關注應天方向的動靜,切斷應天過來的援軍;至於太平城方向,只需在交通要道埋伏數千人,伏擊從太平方向北逃的殘兵即可。
從採石磯回援的兩萬水軍,約未時的時分就投入了進攻西門的戰鬥。
陳友諒的旗艦停泊在太平城西門對面的江心島處,他陪著徐壽輝站在甲板上,密切關注著戰場上的一系列變化。
傍晚時分,雙方經過一天的廝殺,似乎都是有些疲累。但天完軍的情況肯定是要比花雲的守城一方好多了,人數上有巨大優勢,可以採取車輪大戰嘛!
陳友諒笑呵呵地對徐壽輝說:“皇上,你看今日這戰況如何?”
此時的徐壽輝能說什麼?當然是把陳友諒誇了一通,說他治軍嚴謹、用兵如神之類的。
說完了,徐壽輝還來了句,今日將士們也累了一天了,天馬上黑了,是不是讓進攻的將士們撤回來,明日再戰?
陳友諒又是一陣哈哈大笑,笑過之後,他對徐壽輝說道:“皇上,拿下太平就在今晚!此時焉有撤退之理?”
雖然太平守軍此時疲累,但這太平城實在太過堅固,想要今晚就拿下來,勢必攻方要付出不小代價。
徐壽輝疑惑地望著陳友諒,驚訝道:“今晚就拿下太平?那可能我們也要遭受一些損失。我看不如明日再戰,說不定今晚這城內守軍又有不少開小差的呢?”
陳友諒笑道:“皇上不必擔心。本王自有妙計,拿下這太平,就在今晚!”
徐壽輝以為陳友諒是在吹牛B,如果當時在場在的還有其他人,肯定也會認為陳友諒在吹牛B。
可是陳友諒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