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大boss是誰?估計應該有人已經猜到了,就是那個咱的老熟人張定邊!

且說上次張定邊斬殺牛海龍、趙國旺之後,被吳成照的火槍所傷。陳友諒特意讓張定邊休養兩個月。

其實張定邊的傷就是點皮外傷,要真是到了戰爭的關鍵時刻,他絕對會是輕傷不下火線的。只是陳友諒覺得五、六十萬大軍圍困洪都,洪都這塊肥肉遲早得嚥下去,眼下讓張定邊先休息休息也挺好的。

既然領導讓其休息,張定邊自然就是安心休息了。

張定邊出身漁家,從小與水打交道,自然是與水有很深的感情。這到了鄱陽湖邊,怎麼著也得去鄱陽湖好好欣賞一下秀美風光。

另外,張定邊覺得,將來朱元璋如果來救援洪都,肯定會採取圍魏救趙的方法,兵鋒直指江都,迫使陳友諒撤出洪都之圍,回師救援江都。而朱元璋要作出攻取江都之勢,這鄱陽湖與長江的連線地湖口必然是朱元璋首先要拿下的地方。因此,張定邊覺得有必要先去湖口踩一踩點兒。

唉!什麼叫好員工?什麼叫勞動模範?

張定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就是陳友諒手下最好的員工,他就是那個年代最傑出的勞動模範。人雖然處於休假狀態,但他時刻心繫工作,時刻關心著團隊的發展……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當張定邊帶著兩個隨從,扮作普通漁夫,在湖口處的鄱陽湖上駕駛小舟溜達之時,遇上了一身書生裝扮,準備從湖口開始闖關通往洪都的張子明。

按說,一個扮作漁夫,一個扮作書生,他們兩個是井水不犯河水呀!這能發生什麼交集呢?他們以前又不認識?

難道是他們湊到一起聊天,發現對方都姓張,五百年前是一家。然後越聊越投機,最後張子明說漏了嘴?

肯定不會是這樣的!張子明好歹是咱經過嚴格訓練的,放在現代,至少也是高階特工級別的,不至於專業素養這麼差勁。

那二人究竟如何發生交集的呢?問題就出在“善良”二字之上。

《孫子兵法》九變篇中有這麼一段話: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這最後一條“愛民可煩”說的就是,當將領的如果過於愛護民眾,就會受不了敵方的擾民行動,導致不能採取相應的對敵行動,最終導致整個戰爭的失敗。

還有一句話叫做:慈不掌兵。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而這一次,張子明正是犯了這麼個錯誤。而且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犯了這麼一個錯誤。

話說這日張子明正在湖口的鄱陽湖邊徒步向洪都方向行進。忽然,湖中傳來了“救命”的聲音。

張子明循聲望去,湖中有幾個小孩子嬉水,似乎是一個小孩子溺水了,腦袋在湖面時隱時現的。

當時正值六月,天氣炎熱,小孩子去湖中嬉水、不慎有人溺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張子明想都沒有多想,立即除掉身上的衣服,穿個褲衩子就跳入水中,迅速向事發地游過去。

只見張子明跳入水中,就如一條魚一般,一個猛子起來,就已到了事發地點。這個水性絕對不是蓋的。

很快,張子明就將一個溺水的小孩子救到岸邊,那幾名與溺水小孩一同嬉水玩耍的小孩子也先後游回岸邊。

按說事情到這裡就可以打住了,張子明學了一次雷鋒,當了一回好人,可以穿上衣服繼續趕路了。可不湊巧的是,有一個人已經盯上了他。

就在張子明聽到救命聲的同時,遠處的一條漁船上的三人同樣也聽到了救命的聲音。這三人正是張定邊與他的兩個跟班兒。

張定邊也是立即讓跟班兒划船趕往事發地。

可是當張定邊的船趕往事發地之時,竟然發現一個水性極好之人已將溺水小孩救起,並往岸邊游去。

張定邊讓跟班繼續划船,就在張子明將這小孩子救上岸之際,不斷有人圍過來之時,張定邊也悄悄地上了岸。

當時,張定邊並不是懷疑張子明的身份,只是出於關心溺水小孩的目的,看看這小孩子有沒有大礙。

因為張子明救人及時,那溺水小孩子吐了些水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常態。張子明也準備穿衣服走人。

可是張定邊立即發現了不對勁兒。

因為他發現這個救人的張子明竟然是一副書生打扮,一個書生有這麼好的水性,有點兒不正常。

張定邊盯著正在穿衣服的張子明看了許久,直到張子明穿好衣服,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