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了這道詔書之後,陳友諒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徐壽輝扣押在江州了。

如此還遠遠不夠,陳友諒為了做好取代徐壽輝的準備,先是在江州設定了漢王府,並比照徐壽輝的官制設定了諸多屬官。

可別小看這一步。真的到了取代徐壽輝那一天,要確保政權順利交接、平穩過渡,自己沒有一套完整的班子,沒有一套熟悉的議事、辦事流程可是不行。

第二步,就是“溫水煮青蛙”。逐步撤換掉一些徐壽輝的心腹嫡系,讓自己的人逐漸在天完政權內部掌握實權。

陳友諒所做的這一系列人事變更,都是由徐壽輝以頒發詔書的形式公佈,徐壽輝的這些嫡系就是想拒不執行都難。

要怪只能怪徐壽輝自己,好好的漢陽不待著,不知非要跑到龍興去幹什麼。

此時的鄒普勝,除了空有太師之名,真是給徐壽輝幫不上半點忙。

也有屬下建議鄒普勝立即出兵江州,迎徐壽輝到龍興。可鄒普勝也清楚,真要論打仗的本事,他還不是陳友諒的對手。

何況現在徐壽輝還在陳友諒手中,如果他貿然出兵,必定是投鼠忌器。

另外,徐壽輝頒佈的詔書中也說得明白。真要出兵,他還真有點師出無名。

如果勝了,順利迎回徐壽輝倒還好說;如果是敗了,他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陳友諒將徐壽輝扣押在江州之後,也沒少派人去龍興拉攏過鄒普勝。陳友諒給鄒普勝的親筆信中也提到,只要他不亂來,不管這天完政權發生什麼變故,他鄒普勝還是這天完政權的太師。

任是誰處於鄒普勝這個位置,最好的辦法無疑都是按兵不動。

迎回徐壽輝又能怎麼樣?

他鄒普勝還是個太師,難道徐壽輝還能將自己的位子讓給鄒普勝不成?

出兵,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

成功之後,繼續當太師;失敗之後,肯定是身首異處。

不出兵,還是繼續當太師。

只要他鄒普勝不是個傻子,在充分權衡利弊之後,當然是選擇不出兵啦!

何況陳友諒早在廬山的南麓設下了伏兵,鄒普勝真要出兵,真是沒什麼勝算。

至於丁普郎跟傅友德兩個,他們本是陳友諒的舊將,陳友諒對他們有知遇之恩。

徐壽輝頒佈的詔書上說自己要留在江州,他們兩個還能怎麼樣?

跟陳友諒反目?那是傻子才會做的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到了至正十九年年底,陳友諒基本控制了局勢,他已成了天完政權實質上的控制人。

當然,陳友諒肯定不滿足於這個實質控制人,他還要當這名義上的控制人。

但目前還不是時候,他得積累人氣、積攢名聲。他要在一切水到渠成之時,讓徐壽輝禪位於他。

那這下一步,就是奪回被朱元璋搶去的安慶、池州二地。只要奪回這兩個地方,他的人望將進一步上升。

如果能夠一鼓作氣,打到應天去,端了朱元璋的老巢。那徐壽輝還有什麼理由不退位讓賢?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春節之後,陳友諒在部署好江州的各項工作,特別是“安頓”好徐壽輝之後,派出大軍從江州順江而下,直取安慶。

陳友諒進攻安慶之時,我受李善長之託去了一趟蘇州。這事兒還是我給李善長拜年之時,李善長親口對我所託。

李善長託我去蘇州找沈大哥,讓沈大哥利用在那邊的關係,打探一下廖永安的下落。

因為徐達在前線得到傳聞,說是廖永安被呂珍擒獲,目前正被張士誠秘密關押。

因為是所謂的“秘密關押”,所以這事兒傳出了N個版本。徐達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只好向朱元璋作了個彙報。

朱元璋得知此事,就將這事兒交給了李善長,讓他想辦法去核實一下這個事情。

李善長接到這個任務之後,首先就想到了沈大哥。

雖然他與沈萬三也算是老熟人了,但是他也知道這個事情太棘手。沈萬三要是沒有豁出去的打算,想真的要核清此事,也是很難。

想到了這一層,李善長就想到了我,讓我出面,親自去一趟蘇州。這樣的話,比他去找沈萬三的效果肯定是更好些。

我真是不想趟這趟混水。但大過年的,李善長親口相求,我真是不好拒絕。

李善長還幫我找了個由頭,說是馬氏又懷上了,預計在四月份生產。說是讓我以給沈大哥報信的名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