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看了看陳元貴,告訴他,他必須留在應天。這些人中,他對應天的事務是最清楚的。

陳元貴聽我這麼一說,也就不好再反駁,只得表示接受安排。

最終,我還是選擇帶上張天賜、吳成照二人同去。因為張天賜功夫好嘛!

賈海通、鄭光成雖然也想跟著去蘇州,但我以他們二人對應天的工作也比較熟悉為由,讓他們安心待在應天。

安排完畢之後,我讓羅仁、陳定邦、張天賜、吳成照先回去準備出發事宜,並讓他們四個今天晚上去我府上吃飯。相關後勤保障工作,由羅仁會同鄭有功迅速解決。

羅仁他們四個走後,我與鄭有功、陳元貴、賈海通、鄭光成又開了個小會,主要是關於下一步秦淮河治理及房產、地皮高價出售的諸多問題。

在聯絡點統一了思想之後,我又帶上這四人去了金大富那裡,繼續商討相關事宜。

傍晚時分,朱升老爺子帶著哈斯其其格來了,不大一會兒,劉基、羅仁等人也陸續到場。

我將李成榮與他們互相作了介紹。開席之前,我特意將昨晚從李成榮那裡聽來的,元廷即將為脫脫平反昭雪、並召回他兩個被流放外地的兒子之事,說給眾人聽了。

其間,李成榮自然作了一些必要的補充。

哈斯其其格聽到這個訊息,當場就哭了。我也不知道她這是不是算喜極而泣,眾人都對她是好生安慰了一番。

待哈斯其其格情緒穩定之後,晚宴就開席了。因為請了哈斯其其格過來,晚宴便安排了兩桌。

我與李成榮他們三個,還有朱升老爺子、劉基及羅仁他們四個坐了一桌。霏兒她們一眾女眷陪著哈斯其其格坐了另一桌。

晚宴之上,朱升老爺子和劉基也是問了李成榮許多關於元大都那邊的情況,李成榮當然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四月初一,我們一行八人在應天碼頭上了船,直奔蘇州。

不過這次十分不湊巧,我們到達沈家的時候,沈大哥剛剛出門去了松江府,說是與一個遠洋商人談一筆生意,大概要十天、半個月才能返回。

沒辦法,我們只好在蘇州等待。雖然偰斯很有可能就在松江府,但如果我們追著去松江府,很難就這麼巧合能遇上沈大哥。到時如果沈大哥又回了蘇州,那就更加浪費時間了。

好在沈貴在家,加上沈大哥的幾位夫人我都見過,沈家對我們八人也是進行了熱情的接待。

到了蘇州,沈大哥不在,雖然沈貴每天安排專人來陪我們,我還是覺得無趣,便打算去一趟妙智庵,看看道衍小和尚。

李成榮他們三個是第一次來蘇州,長年生活在北方的他們見著蘇州如此典型的江南美景,自然是十分陶醉。既然如此,去妙智庵就不叫他們了,讓沈家的人繼續帶他們三個欣賞蘇州美景吧。

四月二十三日一早,我帶上羅仁、陳定邦、張天賜、吳成照去妙智庵。

去了妙智庵,住持老僧自然認得我。不過,他告訴我們,道衍小和尚現在不在妙智庵了,他去了靈應宮,隨子陽子真人修道去了。

聞聽此言,我心中暗叫:我靠,什麼情況?這小子不當和尚,去當道士了?

我立即追問道:“大師的意思是那道衍小和尚還俗後,又去當道士了?”

那住持老和尚聽我如此一問,立即笑道:“那倒沒有!道衍還是咱妙智庵的和尚!”

老和尚這麼一說,我就更加詫異了。心想:他這是既當和尚,又當道士?還是當著和尚去修道?這什麼亂七八糟的?就是在武俠小說上,我也沒聽說過誰既學少林功夫,又學武當功夫的呀?

老和尚從我詫異的神情中看出了我的不解,他笑著對我解釋道:“道衍天性好學,將來絕非池中之物。子陽子乃當世高人,道衍能從其學,老衲甚感欣慰!”

我當即反駁道:“自古佛道各成一派,我只聽說佛道相爭之事,卻從未聽說過二教融合之事呀?”

老和尚雙手合十,繼續說道:“佛道各成一家,此話不假。佛道兩家,也可以說是各有所長。普通之人,能學好其中一家都是極其不易。能成為其中一家中的大師級人物,那天資必定是極其聰慧的。如果說誰的天資能夠高到能精通佛道兩家,那此人必定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曠世奇才。依胡施主看,道衍有這個慧根嗎?”

嘿嘿!沒想到這老和尚反而問起我來了!那依著他的意思,這道衍小和尚就是他口中所說的百年難得一遇的曠世奇才嘍?

雖然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