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麻木不仁了,似乎城門外這不計其數的屍體根本就不是人的屍體,而是一些阿貓阿狗的屍體。

雖然損失了不少兵士,但這些都在陳友諒的計劃之內。他決定採取車輪戰的方法,將洪都城的守城兵士給活生生拖垮。

毋庸置疑,陳友諒當時的這一人海戰術,雖然是笨了一點兒,但還是很切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他的大軍號稱六十萬,投入到進賢門的攻城兵士就有十多萬之眾。而洪都城內的守軍也就區區兩、三萬人,只要他這邊不休止地進攻,守城的兵士總有頂不住的一天。

見陳友諒的兵士從早上攻到晚上,一刻也沒有停歇的意思,我和朱文正都意識到了,陳友諒這是想用部分士兵的生命生生拖垮我們。

我和朱文正能意識到這一點,鄧愈當然也能意識到這一點。他將手下的五千兵士先抽出兩千,餘下的三千兵士分成三班,每班在城上守城一個時辰,三批人馬輪流更替。

而他那抽出的兩千兵力則作為他的預備隊,什麼時候守城吃緊的時候,他就讓那兩千兵力迅速投入戰鬥。如此來保證守城兵士的體力。

鄧愈的這種方法在第一天,肯定是沒有一點兒問題,但時間長了,肯定不行。因為當城牆上邊的檑木滾石用完之後,就要到內城牆邊去取用這些早已備好的檑木滾石,如此一來,要將這些檑木滾石搬上城牆就成了一個十分耗體力的活兒。

如果陳友諒的攻城部隊一直持續下去,鄧愈的部隊肯定會支撐不住的。

看到這個情況,我與朱文正議定,迅速將三千預備隊投入戰鬥。同時,在城內號召男丁去幫忙守城兵士將檑木滾石運送到城牆之上。

有了這些生力軍的助陣,鄧愈的調兵遣將就顯得從容得多了。一連三天,雖然陳友諒的攻城大軍沒有停止進攻的腳步,但鄧愈也用冰冷現實告訴陳友諒,想突破他鄧愈把守的進賢門,門兒都沒有。

連續進攻進賢門三天,除了自己損失了近兩萬士兵,未獲得尺寸之功,陳友諒終於有些抓狂了。

不過陳友諒料定,守城的兵士也是強弩之末了。四月二十七日清晨,陳友諒親自為進攻進賢門的勇士們作了一次簡短的戰前動員。

陳友諒的這次戰前動員,的確很簡短,就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敵軍守城三天,疲態盡顯,他們快要堅持不住了。

第二句話是,第一個爬上洪都城牆的賞黃金一千兩。

就這麼短短的兩句話,激發了兵士們超強的潛能。套用一句廣告詞,那就是:我能,無限可能!

但是,這一次鄧愈還是用冰冷的現實告訴陳友諒,你放棄進攻進賢門吧!

陳友諒以為他的這兩句簡短的動員能激發兵士們無盡的潛能,但殊不知鄧愈卻還藏著一個極大的後手。鄧愈的這個後手不僅幫助朱文正守住了洪都,還對日後明軍的兵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過陳友諒動員之後的漢軍像打了雞血似的,烏殃烏殃地向進賢門湧了過來。

前三天的進攻,漢軍雖然也是不斷地向進賢門衝擊,但那些衝鋒的兵士都是高舉盾牌,或者採取蛇形迂迴前進的方式,儘量躲避城上射過來亂箭。

但今天完全不一樣,這些漢軍就像是沒有生命的機器人,採取最短的路線,不要命地向進賢門衝鋒。

更為要命的就是,在這片黑壓壓的衝鋒人群之後,還有十多輛呂公車一字排開,在漢軍的推動之下,順著衝鋒的人群直向進賢門湧了過來。

十多輛呂公車,這種在當時可以算最重型的攻城器械全部向進賢門湧過來。看樣子,陳友諒是將全部家當都拿出來了。

鄧愈最先還是採取了老套路,弓箭遠端攻擊,輔以檑木滾石的近程攻擊。眼見著漢軍殺紅了眼,並沒有因為弓箭及檑木滾石的襲擊而有任何放鬆的跡象,反而是從後面發起衝鋒的人更多了。

到了這種危急的時刻,只聽得城牆上督戰的鄧愈大喊一聲:“小玉子,看你的了。”

隨著鄧愈這一聲大喊,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小青年,立即一揮手中令旗,只見有二、三十名壯漢抬著十多隻大箱子上了進賢門上的城牆。

很快,這十多隻大箱子在城牆上一字排開。那個叫小玉子的年輕人立即命令那二、三十名壯漢開啟了箱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