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文正是好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朱元璋聽了是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目光中對朱文正這個親侄子也是透露著幾分讚許。

但朱元璋的這種讚許的神情也是稍縱即逝,很快他就 恢復了那一副嚴肅的冷麵孔狀態。

即便是如此,他的神情變化早被李善長與湯和這兩個人精看在了眼裡。

剛才朱文正講話的時候,他們兩個雖然也是在用心聽,但眼睛就沒瞧朱文正一下,而是死死地盯著朱元璋,就看他對他這個親侄子的意見是個什麼看法。

說不定,他們叔侄倆就是來唱雙簧的,什麼大政方針,朱元璋心中早就有數了。

李、湯二人雖然心中已有了底,但還是沒有急著發言,他們想聽聽朱元璋怎麼說。

朱文正說完,朱元璋表情很平靜,既沒說朱文正這個方案好,也沒說不好,而是直接點起了將。

他問道:“鼎臣啊!你有什麼看法?”

鼎臣是湯和的字,湯和見朱元璋先問到自己,心中早已打好了腹稿。

湯和說道:

“真是將門虎子啊!

文正這孩子頗有些元帥大人的風骨,這分析問題、判斷形勢的能力這幾年真是大有長進呀!

我也贊成他的說法。對於蘇州咱只是作出進攻的姿態,但不會做出實質性的舉動。

就是要讓張士誠時時刻刻繃緊我們會攻取蘇州這根弦,而沒有心思顧及其他的地方。

也只有這樣,咱們繼續向西、向南擴張的計劃,才能順利得以實施。”

朱元璋聽完湯和的意見,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甚至連臉上的表情都沒半點兒變化,而是把頭轉向李善長。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顯,你談談看法。

李善長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察言觀色的能力那可是一流的。既然朱元璋問到了自己,那麼,就順著朱文正和湯和的話頭繼續向下說唄。

李善長是好一番忽悠,直接把朱元璋那張陰沉著的臉說得是漸漸露出了笑容。

既然大家的意見與自己一致,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朱元璋便給大家定了個基調,下一步就按他們三個說的方案辦,接下來要確定的是下一步如何調兵遣將的問題了。

首先,這駐防常州的任務交給誰?

這個任務看似壓力不大,實際上非一般人能搞定。必須是個老謀深算之人,才能在常州穩住這個局勢。

駐防常州的中心任務是給蘇州的張士誠部以巨大壓力,而並不是去攻城略地。

如果是派馮國勝這種好戰分子,說不定他就會貿然進攻。

如此一來,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但也有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影響朱元璋的全盤計劃。

經朱元璋一番分析,這個駐防常州的人選就顯得十分關鍵了。

朱元璋丟擲這個問題後,轉頭看向李善長他們三個。老規矩,你們先發言,我再拍板。

說起這駐防常州的人選,派徐達去,肯定是沒問題,只是似乎有點浪費人才。

畢竟徐達是朱元璋麾下運用戰略戰術最好的將領,朱元璋還需要他進一步去開疆拓土。放在這裡守常州,跟張士誠的人馬兜圈子,還真是有點浪費。

其他的鄧愈、郭興、郭英之流似乎還差點火候。

馮國用、耿再成倒是可以,但一個在和州、一個在滁州,他們也有自己的任務。

常遇春、馮國勝是兩員勇將,放在那裡可能會壞事兒。

李善長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出個合適的人選,只好低著頭不作聲,看看湯和和朱文正是個什麼態度。

朱文正到底還是年輕,那兩個老滑頭不說話,他就只好又先開口了。

朱文正開口說道,他願意為叔叔分憂,領兵鎮守常州,做應天東邊的屏障。

他這話還沒說完,就被朱元璋給打斷了。朱元璋的意思是他的資歷還淺,還不能給他安排這麼重要的任務。

朱文正也是不折不撓,既然毛遂自薦不行,那麼就推薦自己未正式拜過的“師傅”常遇春吧。

於是,朱文正少不得又在朱元璋面前誇了一番常遇春是如何如何,讓他鎮守常州再合適不過了。

朱元璋當然清楚朱文正與常遇春的關係。按說常遇春守常州那是綽綽有餘,但是常遇春那好戰鬥狠的性格,朱元璋還是有點不放心。

但是朱元璋不能就這麼當著朱文正的面說這話。朱元璋只是說道,以常遇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