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力守常州是沒有問題。

但我們守常州隨時窺視蘇州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進一步開疆拓土。

常遇春可是一把開疆拓土的能手。讓他就在常州這裡待著,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一是浪費了他的才華,二也會憋壞他的。

你看看,什麼叫水平?

朱元璋這就叫水平。

本來是不想讓常遇春守常州,覺得他守常州可能會出岔子。

可這話從朱元璋口中出來,就成了浪費常遇春的才華了。這話要是傳到常遇春耳朵裡,他聽著心裡會有多舒服,那以後還不得賣命地為朱元璋衝呀殺呀。

而且這話也肯定會傳到常遇春耳朵裡去,因為他是對朱文正說的,朱文正與沐英可是一天到晚恨不得當常遇春跟屁蟲的人。

朱文正本是一腔熱情,沒想到提了兩個方案都被叔叔給否決了,他也只好不作聲了。

朱文正發完言,就輪到李善長與湯和兩個了。

李善長心中倒是覺得湯和是個合適的人選,但不清楚湯和願不願意去守常州。

如果他不願意去,自己提出他這個人選,反而會得罪了他。不如先聽聽湯和準備推薦誰去吧。

湯和心中也是有自己的算盤的。去守常州是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就是沒什麼硬性的任務,比如說要求拿下某塊地盤。守一個地方總比攻一個地方是要輕鬆許多的。

不利的方面就是常州與蘇州相隔不遠。張士誠為了解除咱們對蘇州的威脅,會不會率先對常州發起攻擊?那少不得又有幾番惡戰。

因此,守常州也不是個輕鬆的活兒,得時時刻刻小心。

但就眼前的情況來看,朱元璋一時也選不定去守常州的人選。也有可能是心中有人選了,自己不願意說。

如果自己主動提出去守常州,至少是展現給朱元璋一個積極的態度。即使他不讓自己去,也沒關係,反正自己還落了個工作積極主動的好名聲。

如果朱元璋真同意他去,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朱元璋在這個人選的問題上犯難了,我主動幫他排憂解難,也不枉與他是發小這個情份。反而能讓朱元璋更加信任自己。

總體說來,湯和覺得自己提出去守常州是利大於弊。

有了心中這番盤算,還不等朱元璋點將,湯和就主動站了起來,表示願效犬馬之勞,去鎮守常州。

誰知湯和此話一出,是正中朱元璋下懷。

朱元璋一個勁兒地說好。說湯和識大體、顧大局,關鍵時刻能為他分憂。

表揚完湯和之後,朱元璋又轉過頭問李善長,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事情已經明擺著,李善長也不是個傻子。

當然又是一番精闢的分析,從守常州的重要性開始,一直是說到由湯和來守常州的必要性。

總之,在李善長口中,湯和來守常州,那正是天經地義。

李善長說完,輪到朱元璋了。

他也沒有多廢話,直接就是宣佈,任命湯和為樞密院同僉(同僉為院官身份,節制元帥),立即帶兵進的身份駐守常州。

湯和守常州的問題定下來了。那麼下一步,徐達和常遇春這二位攻克常州的功臣該怎麼安排呢?

這次朱元璋沒有再徵求他人意見了,而是直接說出了心中的打算。

調徐達南下,攻打宜興、長興,爭取一舉拿下整個太湖西邊的地盤。

另調常遇春暫時回鎮江,隨時兼顧應天及常州的情況。

鄧愈則調到蕪湖、溧陽一線,瞅準時機拿下張士誠控制的寧國。

一旦東邊的徐達能順利拿下宜興、長興,鄧愈則可以進一步南下,消滅盤踞在徽州的八思爾不花部。

一旦這個總體戰略規劃得以實現,那朱元璋在應天的地盤就更加穩固了。

就在朱元璋為自己的這個作戰藍圖有點沾沾自喜的時候,湯和又提出了一個想法。

這徐達和常遇春的下一步安排,是否還是徵求一下他們個人的意見。

畢竟現在常州前方的情況他們兩個是最熟悉的。如果他們切實有什麼更好的可行性建議,不妨按照他們的作戰方針執行也是可以的。

朱元璋聽湯和這麼一說,也是有點舉棋不定了。這湯和說得也在理兒,如果真如他所說,徐達、常遇春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話,那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

這次朱元璋還沒來得及徵求李善長的意見,朱文正就插話了。

朱文正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