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高惠借哈麻之手,如果能夠成功除掉脫脫之後,他就可以順利地娶到心儀的德德瑪嘍!
所以說嘛,這搞陰謀詭計的能力與官職大小並不一定成正比。
大家可千萬別小看了一些刀筆小吏或者師爺之類的人物。可能是因為時運不濟,也可能是因為家境背景不夠好,他們一輩子都當不了大官,無法光宗耀祖。
但他們往往影響了歷史發展的程序,左右了一些大人物的命運。
很快,這高惠的心腹回到了騰衝,給高知府彙報了此行元大都的大體情況。
那高惠自然是少不了要好好獎賞這心腹一番。
也就前後腳的功夫,朝廷派來的差官也來到了騰衝。當宣讀了蓋著傳國玉璽的詔書之後,脫脫只能說四個字“謝主龍恩!”
至於送脫脫去阿輕乞一事,就交由當地的知府高惠去執行了。
在送走了元大都來宣讀詔書的差官之後,高惠立即安排兵士押解脫脫夫妻三人去阿輕乞。
但脫脫要求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去阿輕乞,因為他知道如果把兩個女兒留在騰衝,肯定會遭了高惠的手。
到了嘴裡的鴨子,高惠豈能讓他飛了?他當然是不同意,還說脫脫是違抗聖旨。
脫脫當然是據理力爭,說詔書上說得明明白白,准許他的兩個女兒留在騰衝,並沒說他的兩個女兒必須留在騰衝。也就是說他也可以帶著兩個女兒去阿輕乞。
按說,這理兒是這個理兒。從詔書上的字面來理解,脫脫是可以帶著女兒去阿輕乞。
但高惠是什麼人?
他也是個官場老油條了,雖然官兒不算很大,但也是行走江湖多年,見過大風大浪的人。
他立即拿起詔書說道:
“這詔書上是寫得明明白白,准許他的兩個女兒留在騰衝,並沒說必須留在騰衝。
但這句話的前面還有一句話,就是‘為了體現聖上的恩恤’。
你不把女兒留在騰衝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不願意接受當今聖上的恩恤,那就是欺君犯上、大逆不道!”
嘿嘿!還真別說,這高惠的幾句話還是相當有水平的。
連脫脫聽了這話,都是一時語塞,竟無言以對。
明知把女兒留在騰衝,就是把女兒推進了火坑,但脫脫又能怎麼辦呢?
想想當年,自己意氣風發之際,又有多少政敵是被自己踩了下去,他們當年的遭遇自己今日也是體會到了。
罷了,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難道這就是因果迴圈?
脫脫已經無力與命運抗爭了。到了這個時候,他是否後悔當初踏上仕途,走上了玩政治這條路?
這條路註定了是一條極其危險的路。爬得越高,摔下來的時候,只會摔得越痛、死得越慘。
除非你能一直身居高位,重器在握,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但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能在永不休止的政治角鬥中,成為永恆的王者呢?
高惠沒有讓脫脫繼續在騰衝逗留,而是立即命人押解脫脫以及他的一妻一妾前往一個不『毛』之地——阿輕乞。
脫脫一行臨走之際,德德瑪與哈斯其其格是哭著為父母送行。他們五人都很清楚,這很可能就是今生的永訣了。
四個女人是哭成了一團,脫脫是木然地站在旁邊。
直到押解的官兵在一旁多次催促,脫脫才幫著兩個女兒拭去淚水。他對兩個女兒只說了一句話——“活下去!堅強地活下去!”
脫脫與一妻一妾去了阿輕乞,兩個女兒想跟著去也不可能,高惠手下的官兵也不是吃素的,不會說還看不住兩個小姑娘。
上次去元大都見哈麻的那個心腹也跟著去了阿輕乞。到了阿輕乞,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毒酒,告訴脫脫,這是聖上體恤他到了阿輕乞這天寒地凍之地,特地賜他御酒一壺。
脫脫一看,就懷疑這其中有詐。他說這聖旨上沒說賜御酒之事呀?
那心腹笑著道,這是聖上的口諭。然後把那壺酒端在脫脫面前,說道:“您當年也是皇上身邊的紅人,這酒壺您應該識得,這肯定是宮中之物吧?”
脫脫仔細看了看那酒壺,又看了看倒扣在托盤中的酒杯,那酒杯的底上有八思巴文的落款,這的確是宮中之物。
難道這真是聖上的意思?
聖上真的不遠千里讓人從大都送一壺酒到雲南這邊陲之地?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