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天爵“死”後,李文忠又回到了朱元璋的親衛隊任副隊長,但他與隊長朱文正的關係並不是很好。

在當時朱元璋的三個子侄輩人物中,朱文正和沐英的關係倒是很鐵,但這兩人與李文忠都合不來。

倒是朱元璋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援外甥李文忠。由此也可以分析得出,當初郭天爵這事兒朱元璋是難脫干係。

朱元璋準備從親衛隊中挑選一部分人做班底,然後又各地招募的新兵中再挑選一些,組建一個隊伍叫“拱衛隊”,隊長當然就是李文忠。

這“拱衛隊”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監視應天城內這些降將的家眷,防止這些將領陣前倒戈。

原親衛隊繼續保持不變,由朱文正繼續任隊長,沐英則提拔為副隊長。

如此一來,李文忠也高興,朱文正、沐英也高興。

不得不提的是,這拱衛隊。日後相繼更名為“拱衛司”、“拱衛指揮使司”、“都尉司”。再後來又與親衛隊合併,更名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也就是說,這個“拱衛隊”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的前身。李文忠雖然算不上是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但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鼻祖。

當然,這都是後話。

聽了李善長這話,我除了誇讚朱元璋與他考慮問題周詳、有遠見卓識,實在是再也找不出其他的恭維話了。

當晚,與李善長這番談話真談了近兩個時辰。夜深了,李善長才打道回府。

當然,我也是親自把他送出門外,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才回到霏兒那裡去歇息。

我將與李善長談話的內容大致給霏兒說了一遍。霏兒最感興趣的還是揚州已被攻克,此番我們走水路由京杭大運河入元大都,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第二天,霏兒又少不得將這個好訊息告知了思淑、蘭兒、桃兒、杏兒等人。

既然走水路沒什麼問題了,目前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看看那陳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嚴不嚴重。如果沒什麼大礙,走水路去元大都也沒什麼打緊的。

霏兒、淑兒、蘭兒正在為我們下一步的行程深入討論,我便帶著桃兒、杏兒去探望陳暊。

路上,我向桃兒和杏兒瞭解了一下陳暊的近況。

據桃兒和杏兒說,這大陳國的右丞相身上確有多處受傷,但都不是致命傷。從他平常的精神狀態來看,應該去元大都的問題不大。

桃兒、杏兒說到這裡,我就奇怪了。她們兩個又是怎麼能判斷這陳暊問題不大,又怎麼看出他精神狀態很好的。

按理說,一百餘人的隊伍,全軍覆沒了,自己也差點丟了命,這精神狀態還能好到哪裡去?

桃兒、杏兒見我如此一問,立即告訴我,這陳暊雖然身上有傷,但每次桃兒、杏兒去照顧他的時候,他都顯得比較輕鬆。

陳暊還時不時跟桃兒、杏兒說說笑笑的,完全想象不出他能是一個右丞相。桃兒、杏兒都覺得這位右丞相沒有官架子,十分地平易近人。

我心中暗想,這哥們兒現在是小命都難保。要不是傅友廣搭救他,他早見閻王去了,還能擺什麼官架子。

但桃兒、杏兒是兩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有些事情得讓她們自己經過歲月的洗禮,慢慢地去體會。我雖然是她們的結拜大哥,但也不便於去直接說教。

很快,我們來到了陳暊門前,我敲了敲門。陳暊在裡面應了聲,說門沒關,我就推開門進去了。

陳暊見是我來了,立即起身,對我行了個禮。我也連忙作了個揖算是回禮。

我還沒來得及問陳暊一些問題,他倒是先向我表達了謝意,說此次若非我們出手相救,他早就沒命了。

我趕緊與他寒暄了幾句。這人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愧是當領導的,說起話來很有水平。

看來得『摸』『摸』他的底,不能急著談去元大都的事情。我立即思索著找個什麼話題作為切入點。

因為他的大致身世傅友廣在的時候已經講過了,現在繼續深挖有點象查戶口似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如果介紹我們自己這邊的情況吧,也不太合適,本來是『摸』別人的底,反倒成了別人『摸』自己的底。

看樣子,最好的話題就是從病情作為切入點了。

於是,我開口問道:“陳兄,不知你這身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